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挽回成功?

发布时间:2024-03-06 12:36:31   

这段时间,我在接待咨询者的过程中发现,什么样的人能挽回成功,什么样的人很难挽回成功,其实在咨询初期,还没来得及真正投入挽回实操的时候,就能够一眼看清楚。

有的人还没开始采取行动就开始各种打退堂鼓,幻想各种不利的情况,认为自己面对的这位前任冷酷决绝得人神共愤,简直无解,并且深深担忧挽回过程不会顺利;而有的人则不会把心力浪费在自己的焦虑上,他清楚挽回是个艰巨的课题,接下来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他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难关是可以度过的,所以总是积极地寻求我们的帮助,坚定地朝前走。

如果你是咨询师,是不是也能清晰地感知到谁的成功率更高?

毫无疑问是后者。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同样想挽回的人,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状态呢?

当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自信”。

很多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是“拥有自信”的,但是他们很难意识到那并不是真正的“自信”。那怎么样才能检验一个人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还是一种脆弱的表象?很简单,让他们在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上面狠狠地失败一次就能知道了。

比如褚时健老先生,他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把红塔集团做到了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大型烟草企业。后来,他因受贿被判无期徒刑,从人生的高峰跌到了谷底,获得保释后,75岁高龄重新创业,和妻子承包了一片荒山,种起了橙子,以“褚橙”红遍大江南北,再一次成为传奇。

即使在事业上遭遇了近乎致命的打击,褚老仍旧相信自己拥有东山再起的能力,这就是他的“自信”。

反观有些人在感情上失利一次,分手一次,便深刻怀疑自己再也无法获得对方的青睐了,觉得自己再也没可能“东山再起”了,这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那为什么有些人在顺境中自信满满,但是到了逆境,却一下子对自己充满怀疑,对事情的发展充满了悲观的预期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自信都是建立在某件事情上的。当他们成功时,他们自信,甚至自负、自大、自傲。可惜的是,他们对自己本身并没有信心,因此,一旦他们赖以建立信心的事情遭遇挫折和失败,他整个人就会跟着崩溃。

比如有些人和恋人恩爱的时候恨不能海誓山盟、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是两个人的感情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走向了破裂,他就会觉得完蛋了,天塌下来了,自己的爱情连同人生都变得黯淡无光,再也回不去了。

这样的人在精神上往往是怯懦且弱小的。

心理学认为,个体会通过回避现实来避免接受自己的弱小感,所以弱者为了避免感受弱小感,会用自大、自负、自傲等自我膨胀的方式进行自我防御,这种防御既能避免自己弱的一面被人看到,也能不被自己看到。因此,他们很多时候活在自我欺骗里,不仅无法让自己变得强大,反而更容易遭遇挫折和失败,陷入新一轮“挫败—自卑—防御—自我膨胀”的恶性循环。

有些咨询者在找我咨询的时候,经常陷入类似的循环。

首先他们会因为失恋而感到情感上的挫败,随后感到自己在感情里是多么卑微,只能靠死缠烂乞求对方的一点回应,甚至因此遭到对方的删除拉黑。当伤害承受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开启防御模式,把关系破裂的责任全部推到对方的头上,并且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说:“我们现在变成现在这样,都是你的错。”

此时,他们反观自己,就会感到十分自怜自哀,认为自己的一片深情和倾心付出全部被辜负了,他们给自己立了一个极致专情却又情伤累累的完美人设,但这样的人设终究只是一个错觉,一个为了获得内心平衡而自我催眠的假象。

这就像是一个在事业上并不得志的人,为了获取内心平衡,总是和人夸耀自己多么有才华、有实力一样,究其本质,是一种名不副实的自我膨胀,是在拒绝承认自己现实意义上的挫败。

然而,真正的自信却是无比坚固的。

这种自信,是对自己这个“人”本身的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即使他人把我贬得很低很不堪,即使我遭遇了挫折、失败,可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依旧存在闪光的地方,知道自己能成事。这种自信不以任何外在的事物为衡量标准,是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主观相信。

拥有了这样的自信,整个人就会很平和,即便面对失败也会有一种洒脱的态度。在自信者眼中,没有失败,只有回馈。处在逆境当中的时候,看起来你没有得到什么,但是人生并不是非要“得到”什么才算成功,你在逆境中学到的东西,才是你一生不灭的财富。

人们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太多人在生活中只看到了表层的“鱼”,却忽视了深层的“渔”。

在挽回中也一样,你纠结于表面上前任对你冷酷无情、爱答不理,却无法专注于找到你们两人关系中的症结,真正学会经营一段亲密关系。这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

不自信的人丢了“末”就像是丢了魂,极其容易一蹶不振,而自信的人,却能永远让“本”在自己的身体里扎实地生长,他的成功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问题。

自信和不自信对应着人的两种心理行为模式,而他们又各自和“乐观者”与“悲观者”的思维模式紧密相连。自信的人,对应着乐观者的思维。而不自信的人,则对应着悲观者。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赛利格曼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乐观者”和“悲观者”的思维模式有着有趣的区别:

在时间框架上,对于不如意的事情,乐观者会认为这是暂时性的;悲观者则认为是长期的,甚至永久的。

在独特性与普遍性上,对于困难,乐观者会认为这只是个别事件;而悲观者则解读为这是他人生的常态。

在行为与特质上,对于取得的成就,乐观者会把成就归功于自己的特质,因为自己有能力,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而悲观者认为,成就只是某个行为做对了的回报,跟自己的才华没有关系。

由此看来,同样一件事对于乐观者和悲观者、自信者和不自信者,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乐观者、自信者得到磨炼,自我确认,自我成长。而悲观者、不自信者,却倾向于自怨自艾,自我沉沦。

总的来说,一件事,无论是情感上的挽回,还是别的任何困难,一个人能不能克服挫折、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这件事难度高不高,而在于这个人有着什么样的思维行为模式。

如果这个人的模式是不自信的,就算挽回难度很低,他也会在一次次自我怀疑中自暴自弃,在挽回取得成效之前就直接放弃。而如果这个人的模式是自信的,那么就算在挽回当中遇到了接连不断的难题,他也能坚定地一一化解,直到曙光到来的那一刻。

如果你想要挽回,那么第一件事一定是调整好你的思维行为模式,如果你认为自己当下仍旧处在一个消极又不自信的状态当中,一定要首先做好自我疗愈。如果你凭借自己实在难以做到,可以私信向我咨询,而如果你已经调整好心态,下定决定要挽回了,我也非常乐意接受你的咨询,给你提供一些专业的挽回策略建议。

相信到那时,你也已经是个注定能够挽回成功的“自信者”了。

上一篇: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全力打造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强磁场”

上一篇:找工作正当时丨同创永益内推奖金等你来领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