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6:01:30
i人不必强装e!
最近“i人”“e人”作为网络热词,被大家各种玩梗。 简单解释一下,这两个词来源于MBTI人格测试。其中,i指性格内敛,e人指性格外向。 不少i人表示,自己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经常羡慕职场e人。 每每看到他们回答问题时对答如流,日常和领导同事大胆social的时候,自己只能在一旁捏紧衣角,当捧哏陪笑。 i人强装e 朋友小张是典型的理工男,性格内敛,技术过硬。担心“不合群”的性格会让自己错失很多职场机会。 为此,他不惜隐藏原本性格,强行让自己开朗。每天努力附和同事之间的八卦打趣,下班后的聚餐也从不拒绝。 刚开始,小张还对“角色扮演”这件事乐在其中。但时间久后,却逐渐感觉身体被掏空,失去灵魂。 实际上,职场“i人”强装e,就像是亲手为自己画地为牢,是一种内化的自卑。认为“e人”完美无缺,而作为“i人”的自己总是太笨太差。
但其实内向与外向,本无优劣之分。 看过一句话:“对自我认知偏差越大,人活得就越辛苦”。 参加会议时,与其强行让自己当捧哏附和,不如深入思考和研究话题,待到发言时,给出不一样的分析、建议。 与其社交时逼迫自己喧闹,不如静静聆听,待有自己见解时自信表达,无需勉强但自在从容。 强行隐藏自己的原生性格,无异于自我施加酷刑,让自己分秒难熬。只有当你真正认识并接纳真实的自我,才能真正发掘自我优势,在职场发光发亮。 合理匹配不错乱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找准定位。 前同事杨云,在一次工作调整中,主动申请从外联部调到运营部。当时的外联部门薪资高,实权大,属于公司的核心部门。 在别人眼里的“香饽饽”,在杨云看来却味如鸡肋。 因经常需要参加各种应酬,和性格各异的客户打交道,时间久了,他越来越“累觉不爱”,每天睁眼想到上班就头疼。 没想到的是,调岗后不到一年,杨云便凭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创造力,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凡是他负责的活动,均广受赞誉。很快便被晋升为了主管。
有句话说得好:定位没找好,事倍又功半。 外向的人虽在社交方面更吃得开,但内向的人同样有其自身独有优势。 内向者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而非“人”上。 比起强迫自己去做一份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如去主动匹配适合自己的岗位,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我的优势。 因此,在择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优先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位,或是匹配与自身个性最相契合的岗位。 不从众、不盲目、不内耗,一旦发现自己与岗位难以实现磨合,尽早止损。 主动去寻找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地方,这不仅能帮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还能让我们变得更有竞争力。 开放拥抱可能性 朋友小刘因性格内向,辗转几份工作,最终成为某培训公司的课程顾问,负责课程的销售与推广。 她没有像之前那位课程顾问一样,挨家挨户跑客户,各个学校发传单。而是将重心放在公司公众号运营上。 将学生的进步、老师的用心,编辑成文字每天定时在社交平台发表。每次回复顾客的咨询,他从不大力荐课,而是利用专业知识给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以及最优惠的方案。 结果半年之后,她的业绩超出了原定目标的3倍,得到团队的认可和客户的支持。
足以见得,优秀的人,从不以内向或者外向为障碍,而是让理性而非感觉做主。 事实上,内向不等于不擅长表达,内向也不等于不擅长交际,内向更不等于没有主见。 很多工作,或许只是你的主观感觉,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很多工作。却不知,同样的工作内容,也许换一种方式,你便能够如鱼得水。 有的人还没开始就放弃,结果自己反倒成了职场路上的最大阻碍。有人却勇于尝试,看见大山,便琢磨如何更快翻越过去,而非陷入内耗纠结。 而正是后者,往往才能在职场之路上越走越宽阔。 打磨核心竞争力 内向性格优势的发挥,离不开专注强项的打磨和自我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毕业后一直从事翻译工作。 我与领导的相处,除了工作上的必要沟通,日常似乎总处于“无话可说”的状态。都是对方问一句,自己答一句。 一度苦恼于自己内向不爱说话的个性,但却在一次极为重要的接待活动中,领导点名我负责全程翻译与陪同。 在活动大获成功后,我忍不住询问:“为什么选择了我,明明您与其他两位翻译似乎关系更好?” 当时领导脱口而出的一句回复,让我长久的顾虑顿时消散: “我选你,是因为你能力出众,能帮我解决更多问题。和关系好有什么关系?”
在我们自身专业不出众的情况下,沉默内敛的性格只会加大自身缺陷。但要是专业过硬,那么即便性格内敛,在周围人看来,却可以是“专业且话不多”的牛人。 因此,与其纠结于自己性格上的不足,不如让自己变得有价值,稀缺且独特,在职场游刃有余。 MBTI测试将我们划分为了i人和e人,但实际上性格的种类远比此复杂多样。 或许你在羡慕别人性格的时候,别人也在偷偷羡慕着你,而这也是多元化职场魅力所在。 不管你是哪种性格的人,相信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独有价值。 留言说说,你觉得内向者如何在职场中谋得更好发展? ——END—— 本文转载自:智联招聘(ID:zhaopin-com) 文化人才在线“职场微课堂” 开课啦! ![]() 如何从认识自我,到好的职场思维养成,这是大多数职场人所要经历的基本过程。上海市宣传文化人才服务中心特别策划的公益系列课程文化人才在线“职场微课堂”上线啦!你只需要轻轻点击屏幕学习,就可以收获知识、提升自我。 重点来了! 第七期课程,我们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花晖给大家带来《短视频制作快速入门》。 花晖教授深耕于影视传媒领域多年,本次课程中他将短视频制作拆解成了基本概念、工作流程、项目策划、拍摄要领和后期处理五大板块,并且贴心地附上了软件操作演示哦~ ![]() 想要成为“剪刀手”的你在听完课程后,一定会大有收获! 专家简介 花晖,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扫码听课,助力你的职场能力upup~ 本次课程上线时间: 2023.9.15~2023.9.22 小伙伴们抓紧学习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