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帮老板面了岗位制phd,ask me anything

昨天帮老板面了两个岗位制博士,大概是从 200 多个申请人里筛选出 9 个进行面试,最后录取 1 个。想把这次经历和流程分享给大家。虽然不同岗位流程会有差异,但核心逻辑是一样的:老板申请到项目、拿到 funding,然后用这笔钱雇佣合适的人来完成项目。
所以岗位制的工作属性非常强,课题自由度相对有限,基本只能在基金 proposal 规定的方向内(一般会列出一些 working packages,如果是合作项目,还会分配各组的具体任务,比如实验、建模等)。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的两个需求非常明确:
1️⃣ 背景匹配度 —— 希望候选人能尽快上手;
2️⃣ 到岗时间 —— 能尽快开始工作。
第二点会宽松点,但我们这次面试的两位虽然都是非欧盟公民,却都在欧洲实习或读过书,这说明他们有签证经验,出问题的概率也更低。
整个面试大约控制在 45 分钟左右:
1️⃣15 分钟:候选人做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项目。
2️⃣15 分钟:针对展示内容提问(一般 4 个左右问题),有时也会问和 CV 或 motivation letter 相关的问题。
3️⃣5 分钟:我们介绍研究组和研究内容。
4️⃣然后是候选人的反问环节
5️⃣最后是一些formal questions:
1.availability 什么时候可以到岗?是否需要申请签证?
2. long term goal 长期目标是什么?想走学术还是去工业界?
3. skill set 技能方面的自我评分,比如实验、建模、编程——有时候会根据项目重点(和你的自信程度。。。)追问细节。
面试结束等候选人退出会议室,我和老板会留下来讨论对这个候选人的印象。
面试的两个给我印象还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位土耳其人,简历和 PPT 都很精美,但讲项目时非常浅,还花时间介绍 hobby 等我们不太关心的内容。回答问题也比较模糊。但态度确实很positive,对什么都表现的很excited。。。。
第二位印度人,展示的就比较朴实,presentation聚焦在自己真正做过的项目。面对问题时有自己的思考,对没做过的实验也很坦诚,整体给人感觉更可靠。
只可惜项目在前期阶段非常依赖实验设计……老板也觉得真的很难找到既能做实验又能建模的人,可能最后只能取舍。如果有足够多funding,他想招三个 PhD 来做这个项目。
anyway,主包之前作为申请人被面来面去的时候也是差不多这些流程,但站在面试官的角度确实更能理解老板的需求,欢迎评论区交流!
#岗位制博士 #和外国人交流 #PhD申请 #博士精神状态 #英文面试 #全奖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