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
发布时间:2024-03-24 11:04:26
“来时朋友去似仇”。对于管理者来讲,最难猜的是离职员工的心思,特别是那些对公司非常重要的员工,他们几乎不会说出真正的离职原因。激励,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一方面是你要什么,另一方面是我能给你什么,如果我给的东西你不需要,激励也就失去了意义。我在碧桂园苏州区域工作期间,当时的销售团队中有一位年轻小伙,他家是拆迁户,家里非常有钱。有一天,他的主管过来找到我,说管不了这个员工,要交给我来管。我了解了一下具体情况,原来这个小伙每天上班不打卡,也不参加晨会。主管找到他谈心:你作为一个年轻人,你要努力奋斗,才能有未来。结果小伙回答:领导,你有所不知,我家里有5栋楼,我的现在就是你的未来。当时主管想哭的心思都有了。当主管告诉我这些情况之后,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他家里不缺钱,为什么来工作呢?跟小伙具体聊了聊,原来他在家里的时候,他妈就老骂他“不学无术”“只会收个租金”“你就混吃等死吧”。弄得这个小伙很不开心,也很无聊,他无聊到花钱把王者荣耀的所有角色全部冲到了最满级。于是家里为他推荐了这个销售工作,但这个小伙在上班期间就表现得桀骜不驯。我们怎么才能对他有效激励呢?他又不差钱,后来想起他妈每次骂他“无能”“混吃等死”的情况,又因为他销售业绩不错(他自己有很多人脉,在村里辈分比较高,很多人买房就找他),到了年底,我们就给他发了一个“星耀碧桂”的奖杯。小伙当时上台领奖杯时两眼都含着泪,非常感动。我觉得给多少钱都达不到这个效果。后来他找到我,要我把领奖的照片发给他,他拿回去给他妈看,他要向家里证明“我不是不学无术,不是混吃等死”。因此,我们在思考对人的激励时,人的欲望、想法才是激励的底层逻辑。美国有一所大学,靠山、靠湖,风景秀丽,当时吸引了很多教授加入这所大学。后来,这所学校准备建图书馆,但图书馆可能挡住这些风景,这引起了几位教授的强烈反对——如果要建图书馆,就离职。校长觉得莫名其妙,盖一所图书馆,挡住了风景,为什么他们会不干了呢?在校长了解完之后,才发现很多教授之所以加入这个学校,就是因为学校周边的风景特别好,他们愿意放弃更高收入的机会而加入的。他们来这里的原因不是因为钱,而是某种氛围、某种环境。这个现象就是雷尼尔效应,指的是物质之外对人才的吸引力。人的欲望中,不只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有一位财务出身的女老板向我讲述了一件事:她公司的一名员工刚做了一个半月就离职了。我问这位老板:你知道是什么原因离职吗?老板非常认真地把与员工对话的三张内容截屏发给了我。首先,员工问这位老板她的具体工资,老板给她发了语音,又发了一段公司的薪酬结构介绍,又与员工进行了语音通话沟通。两天后,员工给老板说:老板,实在不好意思,家里突然有事上不了班了。这位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就是工资问题,只不过老板对这件事不太敏锐。因为员工一开始就在问工资,而且问得比较详细,说明她在比较工资。当然,她在两天内找到一份新工作的可能性非常低,很有可能是一开始找了很多工作,只不过这位老板给的机会快一点。于是,这位员工“骑驴找马”,边在这边工作边对比,发现另外的公司给得更多的时候,就想找个理由离开,最终说家里突然有事不上班了。从这个案例中来看,我们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员工入职的时候,会明确地问工资、离家远近等具体工作条件,而员工离职的时候,通常都不会告诉真实的原因。所以,人才来去的动因并不太一样。多年前,我的一个下属向我提出离职。我问他离职的原因,他说身体不太好,于是我提出给他放10天年假。然而,他说10天年假不够,医生建议要休整一段时间。当我问他要休整多久时,他说“不太好说,如果休整太久,其他同事有意见,所以只能先回去休息,以后有机会再合作”。我想健康问题也比较重要,就问他有没有医生的诊断报告,他说“没有,看的是中医,阴阳失调,说不定明天就挂在墙上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也只能同意他的离职。结果一星期不到,他就到另一个公司上班了。我当时很愤怒,问他为什么?他回答:领导,不好意思。走之前的确身体不太舒服,结果休息了两天,发现我又恢复了。当时,我还有一个下属要离职,因为他很重要,我极力挽留。他给了我一个理由:领导,我爱人在武汉,公司在广州。我不回去,她要跟我离婚。我对他说:要不这样,你很重要。你爱人是干什么的?我在广州为她推荐一个工作。然而,他一句话又让我哑口无言:她是公务员。当我以为他过几天之后就会回到武汉照顾爱人和家庭时,他又在广州找了另一份工作。我又很愤怒,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正准备回家时,老婆打电话又支持我的工作了。其实,人来的动机和离开的动机都是一样的,离开的动机和理由却是两张皮,如果偏听偏信,就无法激励人和留住人。马云曾经说人离开的原因只有两条:第一,钱没给够;第二,人伤心了。这种说法其实不够全面,领导不认可、人际关系复杂、没有发展机会、生活不平衡等都是可能的原因。第三,事业,自己创业或者要继承家业等,甚至很多人的离职原因就一句话“为了更好地发展”。 |
上一篇:这届年轻人吃不了苦,总是频繁离职?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