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起肯德基,没吃过大龙虾,没喝过拉斐尔,喝不起茅台,抽不起华子的人满世界都是。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有为吃一个馒头、一碗面条、二两米饭、半块烧饼而发愁的人。
粮食在我们的日常消费中确实已经很廉价了,人们生存活命的成本已经相当低廉了。换句话说,只要有咀嚼消化功能,人们就不必担心是否可以活下去。
但是,这个问题在五十多年以前一直是存在的,历朝历代都有被饿死的危险,由于饥饿失去生命的人,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真不在少数。
那么,这个低廉的生存成本是谁提供的?粮食在当今世界就真的很廉价吗?我们不为吃饭而发愁就是理所当然的吗?其实完全不是,我们活命很容,要感激当今的制度设计,是我们这个时代制度设计中的农民阶层为人们提供了低廉的活命成本,是无数农民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廉价的农产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们生存活命的成本,使得所有人几乎从不为吃不饱饭而担心,这个时代不再有由于吃不上粮食而危及生命的现象。
假如国家不进口粮食,生存吃饭完全依靠市场化供给,粮食价格就会疯涨,到时候吃不上饭的人绝不会是极少数。粮食深加工的程度一定会大大降低,人们只能求得吃的饱而无法追求吃的好。
既然是农民阶层托住了生存活命的底线,那我们有何理由不去提高农民的养老金?人们在享受低廉的粮食供给福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农民养老责任便是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