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睡大街,但我绝不回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放弃祖国,追求美国梦。在国内年薪50w,却去国外当油漆工,月薪2w,直到2006年,临死之前,还执迷不悟。

蒋国兵是典型的「寒门贵子」,父母是农民,以种地为生。他一直是家里的骄傲,从小成绩就很好,还非常好学。
1979年,他以湖北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攻读核物理专业。清华读书时期,他是班长,也是学校武术队的队长。
在同学王铁的印象中,「他十分好学,平常经常看一些哲学类的书籍,并且钻研得很深。他喜欢哲学喜欢较真,但是讲道理。他总是在思考很多事情,关心国际大事和祖国的发展。」
本科毕业后,蒋国兵继续在母校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他选择继续求学。1996年,他去了美国普渡大学,4年后,他获得核物理博士学位后回国。
回国后的蒋国兵,选择留在母校任教,因为工作出色,很快就被晋升为了副教授。可谓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但这些成绩,蒋国兵的妻子卢彩蓉似乎并不满意。

卢彩蓉是蒋国兵的第二任妻子,也是蒋国兵同学的妹妹,比蒋国兵小7岁,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
卢彩蓉一门心思想出国。她认为蒋国兵就算是副教授,她也不能以家属的名义得到安置。她想着国外机会多,应该出国去闯闯。
早在蒋国兵读书期间,卢彩蓉就办理了移民加拿大的手续,但蒋国兵不愿意出国,两人爆发过激烈的争吵。争吵过后,蒋国兵先服了软,同意移民去加拿大。
2001年4月,一家移民加拿大,来到了「梦想中的天堂。」
很快,蒋国兵就发现自己从天堂,跌入了谷底。
他到了加拿大后,不断投递简历,但始终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加拿大是无核国,蒋国兵的专业,在那里没有用武之地。
在国内,他有令人艳羡的工作和地位,到了加拿大,却发现自己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蒋国兵沮丧不已。他不得不另作打算,进入多伦多大学化工系攻读博士学位,想着在这里读个博士,找工作应该要容易点。
2006年,他获得多大博士学位,在这后,蒋国兵参加了多大与怀雅逊大学合作的一个研究基金项目。
但项目短暂,一年便结束了。结束后,蒋国兵不想闲着,一直在努力找工作,但发出的简历却始终没有回应。
2006年4月,夫妇两人靠打工赚的钱凑齐首付购置了一套面积不大的「镇屋」(相当于中国的小产权房),每月需要支付高昂的月供。卢彩蓉在一间服装厂任会计,工资不太高。
女儿出生后,开销更大了。蒋国兵只好收起尊严,放下面子,跑去油漆厂打工,工人收益并不好,劳作大半年,收入才五千。
积蓄慢慢见底,又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蒋国兵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但表面如常,并没有让卢彩蓉察觉变化。

2006年7月20日,蒋国兵下班后给卢彩蓉打电话说他不回家吃晚饭了。电话那头语气寻常,卢彩蓉没有细想,嘱咐他早点回家便挂断了电话。
蒋国兵与妻子通完话后,在多伦多繁华的街头游荡了很久。凌晨2点,他漫无目的的走到了多伦多的一座立交桥上,突然越过栏杆,纵身跳了下去……
蒋国兵用死亡终结一切烦恼。
彼时他的儿子才14岁,女儿才2岁。
卢彩蓉得知丈夫的死讯后,悲痛无比,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深深的自责。或许不出国一切都不会发生。但一切都来不及了。若蒋国兵坚强一些,或许又是另外一个结局。
原本的天之骄子,落成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