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55万+安家费150万+130平以上人才房|西北大学诚邀海外英才申报2024年海外优青
发布时间:2024-03-05 13:25:00
发布来源:中国博士人才网(ID:boshinet)
编辑:小博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基础年薪不少于55万/年(不含单位缴纳的社保、公积金等福利); 安家费不少于150万元(含国家地方补助),按校内政策提供不少于130㎡人才房; 科研配套经费200-600万元(含国家支持),特别优秀的可一事一议; 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办公用房和科研空间,保障博士后和研究生招生指标; 学校附属医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省内一流的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保障子女入学,解决配偶工作问题; 协助申领陕西省“三秦优才卡”,高层次人才持卡可享受医疗、居留和出入境证件申请、省内机场、高铁站等交通站点,全省A级旅游景(区)点等多项绿色通道或优先服务待遇。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于古丝绸之路起点、千年古都西安,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摇篮”“作家摇篮”。 学校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直属附属医院、7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88个本科专业,其中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地质学、考古学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3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国家级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1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1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学校共有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8人。在校生2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3700余人,研究生14600余人,国际学生500余人。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秉持“奖励高端、调动中坚、扶持青年”的理念,持续加强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尊严工作、体面生活为宗旨,不断提升全体教职工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学校拥有省内一流的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可满足教职工子女入学需求,拥有省内一流的附属医院,竭诚为教职工就医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岗位津贴、科研配套经费、安家费、人才住房等有竞争力的福利待遇,全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相关教学科研单位联系人,并抄送至高层次人才项目办公室邮箱:rcb@nwu.edu.cn和boshijob@163.com,邮件主题请标注为“海外优青+姓名+博士人才网”。与西北大学达成申报意向后,学校将组织专家指导申报书的撰写和修改,各单位将配备专人协助申报人开展后续相关工作。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西北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办公室 联系人:王浩 朱家栋 邮箱:rcb@nwu.edu.cn 电话:029-88309019 单位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邮箱 | 数学学院 | 杨老师 | 029-8830 8439 | yangzhe@ nwu.edu.cn | 物理学院 | 刘老师 | 029-8830 2115 | phys@ nwu.edu.cn | 化学与材料 科学学院 | 李老师 | 029-8153 5021 | chemdir@ nwu.edu.cn | 地质学系 | 李老师 | 029-8830 3336 | geo_office@ nwu.edu.cn | 城市与环境 学院 | 段老师 | 029-8830 8427 | chxy@ nwu.edu.cn | 生命科学学院 | 沈老师 | 029-8830 2142 | bioffice@ nwu.edu.cn | 医学院 | 陈老师 | 029-8830 2486 | med@ nwu.edu.cn | 信息科学与 技术学院 | 崔老师 | 029-8830 8116 | xxxy@ nwu.edu.cn | 化工学院 | 马老师 | 029-8830 2632 | hgxy@ nwu.edu.cn | 食品科学与 工程学院 | 任老师 | 029-8830 5208 | spxy@ nwu.edu.cn | 现代物理 研究所 | 薛老师 | 029-8830 2987 | imphy@ nwu.edu.cn | 光子学与光子 技术研究所 | 徐老师 | 029-8830 3281 | xlxuphy@ nwu.edu.cn | 科学史 高等研究院 | 白老师 | 029-8830 8435 | iashs@ nwu.edu.cn | 文化遗产学院 | 凤老师 | 029-8830 2649 | whyc@ nwu.edu.cn | 经济管理学院 | 张老师 | 029-8830 8227 | zhyx1125@ 126.com | 公共管理学院 | 靳老师 | 029-8830 8089 | ggxy023@ nwu.edu.cn |


2024年全球(博士)网络远程洽谈会招聘活动,正在报名中: |
上一篇:【机幼/招聘】邛崃市机关幼儿园招聘非在编教职工
上一篇:【招聘信息】多家国企,校园招聘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