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21:25:30 点击: 次 来源:事业单位考试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面向社会常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如下: 一、研究所简介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隶属广东省科学院,为其骨干科研院所,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前身为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新材料研究所。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面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进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从事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热喷涂、真空镀膜、激光制造和表面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以周克崧院士为领军人物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研究所建有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6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拥有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研发装备和仪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且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硕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通过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际合同方授信项目”(NADCAP)资质认证,建立了ISO9001质量体系。研究所承担了大量国家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支撑计划和省市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近百项科技成果,为相关国家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及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内外形成了相当的影响力,成为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与工程化的重要基地。 二、专业技术方向 1.热喷涂技术方向: (1)高温防护涂层方向:面向航空航天、地面燃气机、新能源等领域,从事金属、陶瓷及其复合热防护涂层研究和应用工作。 (2)耐磨耐蚀防护涂层方向:面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开展磨损腐蚀防护机理研究,开发耐磨、减摩、耐蚀等防护涂层。 (3)特种有机-陶瓷涂料方向:面向工业领域各种苛刻服役工况开展特种涂料研究,实现节能节材,减排。 (4)新能源和环境功能材料方向:面向新能源和环境的迫切需求,开展新能源和环境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实现节能减排。 (5)特种粉体技术方向:面向表面工程领域的各种特种陶瓷、金属-陶瓷、陶瓷-陶瓷复合粉体的迫切需求,开展制备科学和应用研究。 (6)包埋渗涂层技术:面向航空航天、地面燃气机等领域,采用包埋渗等技术实现防护涂层的全覆盖,开展制备科学和应用研究。 2.真空镀膜技术 (1)机械功能硬质薄膜方向:依托气相沉积(PVD和CVD)技术,面向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海洋、汽车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耐磨减摩薄膜、硬质/超硬薄膜、抗砂粒冲蚀薄膜和固体润滑薄膜的研究和应用。 (2)高温防护及耐蚀薄膜方向:依托气相沉积(PVD和CVD)技术,面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磁性材料表面防护等领域,开展高温防护薄膜和耐腐蚀薄膜的研究和应用。 (3)功能薄膜方向:依托气相沉积(PVD和CVD)技术,面向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光电功能薄膜、透明导电薄膜、绝缘薄膜、导热薄膜、隐身涂层等功能薄膜及器件的研究和应用。 (4)表面改性方向:依托等离子渗和固体渗技术,面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领域,进行渗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发。 3.激光制造技术方向: (1)激光表面强化方向:面向航空航天、海洋、能源、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从事激光熔覆、合金化、冲击强化、再制造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开发抗高温、抗氧化、抗腐蚀、抗磨损、抗疲劳等高性能涂层。 (2)3D打印方向:面向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汽车、石油化工、模具等领域,开展激光3D打印、塑料3D打印、电子束3D打印应用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开展陶瓷3D打印、4D打印等前沿技术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3)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方向:面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高精密制造的需求,针对工业领域高、精、尖、硬、难等加工问题,开展皮秒、飞秒和光纤超快激光加工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 4.冷喷涂技术方向: 冷喷涂是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2016年以高起点建设的新方向,从海外引进了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团队,冷喷涂技术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冷喷涂项目团队已初具规模,成员以博士、硕士、工程师为主,人员结构、层次梯度合理,队伍年轻。目前,冷喷涂方向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温高压冷喷涂设备两套(PCS-1000、PCS-800系统)和加拿大Centerline便携式冷喷涂设备,拥有完善的过程表征、表面分析、材料性能检测等基础硬件条件。冷喷涂团队主要围绕航空航天领域、电子家电、化工、汽车制造等行业,涵盖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工程化验证、生产和市场全体系,开展冷喷涂设备开发、功能涂层制备、表征、机理分析、及工业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在冷喷涂核心部件的优化设计、粉末粒子加速及加热行为、涂层与基体界面物理化学结合机理、功能涂层开发以及增材制造等研究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功能涂层方向:面向航空航天、生活家电、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冷喷涂耐磨,抗气蚀、导热、导电、导磁、催化等涂层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化应用工作。 (2)冷喷涂增材制造及再制造方向:面向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冷喷涂增材制造及再制造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3)冷喷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方向:以先进冷喷涂技术的开发、优化为目标,开展冷喷涂设备工作理论及涂层沉积机理研究,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及需求,开发相应的冷喷涂系统及核心部件。 5.表面分析检测方向: 测试平台拥有完备的组织观察、宏观及微观力学性能、环境实验等测试设备,针对各种材料尤其涂层/膜层,进行各项性能的测试与评价,包括金相分析、微观力学分析、失效分析、质量评定及零部件解剖等全面材料评估与分析研究,具备检测技术服务和研究开发的能力。 (1)形貌晶体结构测试分析技术方向:以电镜、EBSD设备为主体,开发各种晶体材料的相组织结构等测试、分析及研究,为研究所、高校等科研人员服务。 (2)微纳米力学测试技术开发方向: 以纳米压痕设备为主体,开发各种材料微纳米力学的测试、分析方法,针对性地为研究所、高校等科研人员以及企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 (3)常规金属材料测试标准、方法开发:根据各类微观组织评定、力学测试标准及方法,对金属材料做性能测试、失效原因评估、分析,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层次人才条件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广招天下贤士,诚聘有识之士,面向社会招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杰出科学家,广东省科学院“百人计划”A、B、C、D类和特别引进人才,优秀博士、博士后。 1.杰出科学家 作为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能够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包括: ①诺贝尔奖获得者; ②两院院士; ③外籍及境外院士; ④具有上述相当成就的国内外知名教授 原则上年龄不超过65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70周岁)。 2.“百人计划”人才 (1)“百人计划”A类 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及著名研究机构资深研究员,能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55周岁),相当于下列水平人才: ①国家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 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④国家重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负责人; ⑤“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⑦国家科技奖励第一完成人; ⑧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团队带头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领军人才; ⑨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主任。 (2)“百人计划”B类 国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或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正高级职称人才,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级研发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45周岁),相当于下列水平人才: ①“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或同级别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 ②“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③国家领军人才青年计划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④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⑤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⑥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级研发人才。 (3)“百人计划”C类 国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拥有正式科研职位的杰出人才或优秀博士、博士后,或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副高级以上职务的优秀人才。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级研发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40周岁),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一项: ① 在Science、Nature、Cell或影响因子20以上的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影响因子10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本人排名第一或为通讯作者; ②自然科学类,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科院JCR 1区或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6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③所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经SCI检索,单篇近五年他引50次以上; ④相当于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入选者或同级别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 ⑤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才。 (4)“百人计划”D类 国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后(至少完成一期)。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且近五年内作为第一作者在JCR2区以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1区不少于2篇)。 3.“百人计划”特别引进人才 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教授、海内外著名科研机构资深研究员、有一定的应用型基础研究经验,研究成果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 4.优秀博士、博士后 国内外高校毕业的优秀博士、博士后和进入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SCI论文者优先。 四、高层次人才待遇 本所根据广东省《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创建省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并参照广东省科学院《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院人才引进暂行办法(2019年修订)〉的通知》(粤科院人字〔2019〕25号)执行相关人才薪资待遇。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引进高层次人才待遇列表: 1.入户广州,享有五险一金等。 2.享有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等。 3.提供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 4.提供相关业务培训和各类文体活动等。 五、报名要求 个人简历发送至gdsxclhr@gdinm.com,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应聘的岗位名称+专业+本人姓名。 六、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联系人:胡老师 陆老师 电话:020-61086353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363号 邮政编码:510651 (该招聘计划常年有效,有意向博士可随时联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