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1 19:26:07 点击: 次 来源:四川人才工作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杨文钰教授历经22年,率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团队研究形成的自主研发成果。这项技术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亩多收大豆100—150公斤,一亩地产出1.5亩地粮食,是粮食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 “中江县各乡镇已经签订‘军令状’,明确扩种责任,今年全县大豆扩种面积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34.5万亩。”德阳市委常委、中江县委书记苏刚在现场介绍说,目前中江县正在永太镇、黄鹿镇等中心片区,集中连片建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带动形成百亩攻关田、千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 机器播种效果如何?株距是否合适?这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否发挥增产作用的关键所在。 随着一台播种机驶过,杨文钰教授拨开土块,仔细观察了种植密度和株距,“这个播种机属于小型,非常适合中江县这样的丘陵地区使用。种子密度和株距也合适,但是大豆种子最好还是要包衣,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杨文钰说。 今年我省初步确定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10万亩。在刚刚启动的新一年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中,首次增加了大豆产业技术服务团。 作为这项技术的带头人,也是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大豆产业服务团的首席专家之一,今年,杨文钰教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非常欢迎科技下乡万里行的专家深入中江农村一线调研指导。”德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鸿说,他们将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鼓励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建好用好专家大院、科研基地等载体,发挥科技人才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理念,推动人才与产业精准融合、互动发展。 “我们将聚焦主产区,首先做好决策咨询,为受援地产业布局、制定技术农机补贴政策措施等建言献策。大力宣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以及对畜牧业、豆制品加工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努力开展科技攻关,攻克强耐荫大豆品种和高效作业机具两大瓶颈,促进大面积应用。”杨文钰表示,他们还将组建技术推广服务团,开展行政领导、技术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户四位一体大培训,蹲点指导,全面提升技术到位率。还要抓好示范样板,建立五良配套高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大面积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