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死教师编制!鄂州停招小学老师!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湖北鄂州小学4月初发布教师招聘的信息:不招一个小学教师岗位。停招的重要原因是鄂州对中小学教师编制的管控。当地将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锁死在8850名,在不同区县、初中小学之间调配师资,并逐步缩减编外教师的名额。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招生1616.63万人,比上年减少261.25万人。随着学龄人口减少,全国多地都开始探索中小学教师编制改革。
“进一个、退一个”
鄂州对于教师编制的改革,是从2022年开始的,重要一步是控制增量。2022年鄂州共有编外教师2000多人,编内教师6000多人。为逐步控制编外人员规模,招聘编内教师时要求各区执行“进一退一”原则,即招聘1名编内教师,必须减聘1名编外教师。
控制增量后,鄂州对教师结构进行了调配。根据人口流动趋势,逐步将人口流出区的富余编制调剂至人口净增区。通过三年核编,累计跨区调配编制1729名。跨学段上,鄂州核减小学阶段教师编制500名,增核至初中阶段。
截至目前,鄂州市共减聘编外教师1074人,编外教师规模缩小 45.4%。
人口、财政与地理
鄂州推进教师编制改革,背后有人口结构、地理格局与财政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018年,是当地本世纪首个人口负增长年份。从2024年开始,小学生源开始下跌。根据这个趋势,从2024年起将编制保障重点从小学转移到中学阶段。
区位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鄂州市常住人口约110万,不少人会把孩子送到黄冈、武汉等地上学。
鄂州教师编制约占当地事业编制总量的48%,锁死教师编制也有助于缩减财政支出。根据鄂州市2023年财政决算案,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0.2亿元,支出为165.59亿元,并且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收入。
各地的编制调整改革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建立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因地制宜打通各学段教育资源,加强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
除了鄂州,多地都对教师编制进行了改革。福建三明市教育局透露,未来三明市中小学面临小学阶段教师超编和中学教师缺编问题,将探索跨县域支援办法,并从教师富余的县(市、区)选派跨县域交流和支教。天津市武清区公办中小学全面实行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打破“一聘定终身”。浙江宁波等地也出台文件,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