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地停招小学老师 锁死教师编制

吴小然盯着电脑屏幕刷新了无数次,手指停在鄂州市教育局最新发布的教师招聘公告上,反复确认一个让她心头发凉的事实——整个鄂州今年一个小学教师岗位都没招。“去年11月就开始等,打电话问过,都说今年不招了,没想到是真的。”这位武汉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声音低了下去。她不是唯一落空的师范生,鄂州2025年全面停招小学老师的消息,像块石头砸进本就拥挤的就业池里。
背后是一道冰冷的编制“锁扣”。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鄂州把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死死卡在8850名,彻底冻结增长。锁编制背后是持续萎缩的生源:2021年起鄂州小学生逐年减少,去年市区部分小学连一年级班级都招不满,乡镇学校更接连撤并。以2018年本地出生率首度转负为起点,人口自然增长“赤字”传导到课堂只需六年。跨学段调人成了应急方案——98名有初中教师资格的小学教师被抽调到初中,500个小学编制直接划给中学使用。
“进一退一”的铁规同步收紧编外教师入口。每招一名在编教师,必须清退一名编外岗。2022年时全市2367名编外教师与编制内比例高达1:3,如今规模已砍掉45.4%。空壳学校也没逃过精简潮,43个教学点撤销,腾出的377个编制像拼图一样挪进生源流入的城区学校。财政压力是另一只推手:2023年鄂州教育支出飙升至24.6亿元,增速超20%,而教师编制占全市事业编总数48%,几乎吃掉一半“财政饭”。
人口“排浪式下跌”正冲刷全国课堂。2024年全国小学招生数锐减261万,相当于每天消失7000多个座位。黑龙江五年关停387所小学,安徽一年清退1.1万编外教师。北师大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溢出150万小学教师和37万初中教师。教师“铁饭碗”生锈已成趋势:贵州长顺县明确教师六种退出路径,北京丰台区试点考核淘汰,厦门新招岗位彻底告别编制。
争议却未平息。鄂州某城区小学副校长孟刚坦言调配远跟不上实际:乡镇教师想进城却难适应更高教学要求,初中缺口靠小学教师“转岗”填补,但专业错位比比皆是——小学教育专业出身的老师站在初中讲台,学科跨度让课堂效果打折。更现实的是,锁死编制后,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进不来,普通本科的编外教师流动性大,“教学质量怎么稳?”而全国1179万应届毕业生中,师范生正被这场结构性调整推向更难测的浪尖。
教室后排的空座位,终是漫到了教师的名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