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一周我已原谅所有高中老师

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到校打卡,七点十五清点班级人数,督促交作业七点二十五上课,八点十分带学生去楼下跑操,八点三十回来批改作业,八点四十五整理表格,九点到十点写教案+师范生工作手册,十点多管理自习课+答疑,十一点下课吃饭,下午一点二十回班级管自习,两点到三点半听课,三点五十开始整理各种表格+班级心理健康状况询问+写师范生工作手册,五点二十下班。因为是实习还没开始带晚自习,如果要带的话十点才能下班。
同学里有的见习的学校非常水,盖个章就走人了。因为想体验正规学校就找了此校。说实话很感谢这次实习机会,老师既要赶教学进度又要照顾各种层级的学生,既要批改作业又要整理一大堆无意义表格。如果身兼班主任的话还有管理班级,仅有的一点班主任费还遥遥无期。
印象最深的就是昨天听课的时候,后排有个人看小说(不是网络文学)被没收了。任课老师回来后在办公室里说这件事,其实ta并不想说这位学生,但是上课是上课,ta这种是不行的。到了高三为了冲刺更是在课余时间也禁止看书。
第二件事是改作文的时候,网上很多人说现在的作文是应试教育,套个模板就能拿分。我初高中,包括大学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当真正改文章的时候(三百多份),厉害的照样能用死板的议论文写出花(把《性学三论》的部分给融进去了)。有些人总喜欢特立独行,想用散文的语气表达一种“物哀”,结果整篇文章处处是哀伤却看不出任何与题目的联系,而且文笔就是典型的辞藻堆砌+议论文连接词,忽悠一下同龄人倒是可以。
举这两个例子的原因是以上的事情我高中都干过。一个单休,周内有三天是六点起床十点下班,除了少得可怜的基本工资别的钱都难以落实,每天两到三节课,不仅要整理表格还要批改作业的班主任+主课老师能健康活着正常教学就不错了。虽然自己在工作记录上大言不惭的说“我的教学技能,管理班级经验都得到了锻炼”,但更多明白了很多情况下人是身不由己的。这次见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同时理解了学生和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