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2 08:59:15
| 高校求职省时间!注意8大招聘信息核心要点 我是一枚上岸不久的大学青椒。上期分享了如何搜集招聘信息,今天来聊聊更关键的如何从海量招聘信息中判断一个岗位是否值得你精心准备、全力出击?博士应届毕业生既要忙科研,又要写论文,还要找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本篇笔记关注8个核心要点帮你在寻找高校教职过程中节省大量时间精力。 1⃣️ 岗位真实性&公平性:警惕”萝卜坑”岗位,招聘要求极为具体,如:限33周岁以下;需精通某种技术等。或考察方式模糊,仅有一轮简短面试,缺乏公开透明的科研汇报及试讲环节,需谨慎。 2⃣️ 编制的分类:高校编制分为很多种,事业编、报备员额制or预聘-长聘制。事业编又分到人编和到岗编,只有到人的事业编算是“铁饭碗”。现在给这种编制的学校较少。不妨直接给人事处打电话询问具体编制类型。 3⃣️ 师资博后岗位:单列出来说下,先入站做博后,学校承诺达到考核后留校,但考核会随着时间变化,几年后可能会以各种软性指标卡人。坑多,慎重选择! 4⃣️ 考核标准:是明确量化的还是模糊的。是否非升即走。教学课时量,项目、文章产出是否合理。可通过学校/学院网站等渠道了解近三年青年教师通过率。 5⃣️ 学科平台:学院是否具有硕士与博士点,学科评估如何,科研平台与设备是否完善,学院的专业建设,科研情况,师资力量也需关注。可在学院官网查看。 6⃣️ 招生资格:入职多久可申请研究生招生资格,申请难度如何,每年能够有几个招生名额。这关系到科研产出速度。可在学校人事处网站上查阅相关规章文件。 7⃣️ 科研启动费:一次性到账还是分批到账,到账时间和报销比例是多少?是否可以用于聘用博后、科研助理,劳务出差等。可在学院人事处官网了解相关信息。 8⃣️ 人才待遇:多数学校会自行制定标准将人才分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具有不同的待遇,首先要确定自己属于哪个层次。之后还要搞清安家费的发放是一次性还是分阶段发放,考核不过是否需要退还?安家费是否扣税?很多学校的待遇写着年薪多少个w,是如何计算的,税后实际到手又是多少,是否包含了省市的人才补贴,安家费等等。 ❤️最后附一张超详细导图。 没有完美的岗位,只有最适合你的岗位。带着你的核心需求如:城市、平台、家庭、待遇等进行评估。祝各位准青椒早日上岸,得偿所愿! #博士求职#博士求职攻略#高校招聘 #高校工作者 #求职招聘 #高校老师 |
上一篇:中信笔试好难啊(已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