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6 12:19:24
这个时代,读研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自我安慰 这几年和很多年轻人聊天,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一件事,读硕士,正在变成一种高学历版的拖延症。 我见过太多清北复交的本科生,明明已经足够优秀,却依然选择继续升学。拿清华为例,本科毕业生中近九成会选择读研。但如果你仔细去问他们为什么,大多数人给不出真正的答案。有人说想“再提升一下自己”,有人说“硕士出来更好找工作”,还有人干脆承认“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先读着”。 可是当你真正和公司里的HR、创业者、团队负责人聊过之后,你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已经足以应对绝大多数岗位的要求。 无论是设计、市场、管理还是研发,大多数公司的招聘标准并不会因为你多了一个硕士学位而改观。他们看重的,从来都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你花了多少年读书。 可讽刺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读硕士,并不是出于热爱学术,而是为了延迟进入社会。他们害怕竞争,害怕失业,害怕面对不确定的生活。于是读研成了一种体面的借口,一种看起来在努力的逃避方式。 但时间不会因此宽容你。你以为自己在延迟风险,其实是在延迟成长。你推迟进入社会的每一年,都在错过真实的训练场,团队协作、沟通表达、情绪管理、决策判断,这些都是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真正能让人变成熟的,从来不是书本,而是生活。是一次次失败的项目,一次次被否定的提案,一次次独自解决问题的夜晚。 读硕士当然不是罪,但必须清楚它的代价。如果你真心热爱科研,想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那去读,是一种使命。但如果只是为了逃避、为了“显得在努力”,那它就成了一场漫长而昂贵的自我安慰。 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机会太稀缺。最聪明的选择,不是多念两年书,而是早点进入现实世界,早点犯错,早点成长。因为你早一天面对社会,就早一天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值多少钱。 那些早早进入社会的人,不一定过得轻松,但他们早就开始积累属于自己的能量。而那些还在考研、备战、申请、纠结的人,常常以为自己在蓄力,其实只是在原地打转。 所以继续读硕士这件事,在很多人身上,已经不是选择,而是一种幻觉。你以为那是更好的起点,但实际上可能只是推迟了你与现实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上一篇:招聘安保 站1小时休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