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15:09:06
聊聊身边的人性观察30) 今天聊聊人跟人之间的最大差距 先说结论:对一件事的认知程度就是人跟人之间的最大差距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题方式 有的人能知微见著,以小见大,甚至能抛砖引玉 有的人就看着别人怎么做,自己就依葫芦画瓢不动脑筋跟着做 有的人认知局限,太过片面,太过我执,以为全世界应该围着他们转 1)学英语这件事 有的人在国内英语就没学出来,进入社会工作三五年依旧也用不到英语,自然也就觉得英语没啥用处 所以找工作过程中从未想过做跟英语相关的工作,更别提看到全英的英文招聘要求就直接略过了 等到某天终于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结果招聘要求里赫然写着英语口语流利,可做工作语言,人就傻眼了,心想“我也不会啊” 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有句名言: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 “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面就越被动 英语本身就自带信息差,翻译过来就是学好英语,就能赚到更多的钱 因为富在术数,不在劳身 中介帮你申请学校、帮你写文书等其实就利用了英语这信息差来轻松赚钱 比如申请学校1.5万 rmb 比如写文书6000 rmb 比如留学申请全程服务3万 rmb 但是留学圈里依旧有一堆自己DIY搞定的,其中就包括了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来自普通家庭的应届毕业生;也包括了哪怕用不到英语的工作干了近十年的人依旧知道怎么DIY出国留学 2)关于留学当地住宿问题 欧洲学生宿舍普遍紧张,很多学校无法保证住宿比如荷兰、比利时 这时大多数人都是采取找到当地中国人的租房群,留学圈里被同胞骗、坑的几率远高于被当地老外骗、被老外坑的几率 而有些人,其中包括了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也会找到当地的各种租房资源渠道去找到住宿 3)留学生当地的医疗保险政策/资产被盗赔偿政策 通常情况下,你在当地留学读书都有保险,包括你从国内来国外交换一学期或者一年基本上都有保险的 这期间你但凡生病看病,都是可以医疗报销的 你的电脑、自行车等资产如果被盗,也可以申请保险赔偿的 但观察了周围大部分人,没有任何社会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依旧会按部就班的处理被盗索赔问题 有过三五年工作经验的人依旧不会处理这些问题,一是他们的英语能力不行;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行,看问题的角度太过片面 当追根溯源到他们在国内之前的工作,就发现他们在国内的工作就用不到英语,工作中也不会关注公司的内部福利制度比如是否有额外商业医疗保险、比如是否额外商业医疗保险包括牙齿报销等 更别提他们会关注年假是否有超过15天以上的高级牛马工作 人的认知会驱动ta的行为,从行为来反推ta的认知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上都在说“不要相信任何人” 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都是在他们的视角里产生的 大学时考驾照,周围人个个都在说科目二、科目三很难考,谁谁谁科目二考了七八次都没过 你一听,心都慌了,这么难可怎么办 结果最后你科科一次性过,35天就拿到C1驾照了 回过头来你幡然醒悟,原来大家的能力不一样、认知不一样、每个人的吸收能力不一样、每个人面对困难的第一反应不一样、每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不一样 每个人其实都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觉得雅思难、学英语很难,而有的人觉得雅思很简单、学英语很简单 所以当你新进入到一个圈子,你最应该做的是判断自己和对方的底牌,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摸底考试 你每天碰到的人到底谁是半吊子但在伪装自己很厉害、谁是有真本事但在故意装笨、谁在故意扰乱你心态、谁在占你便宜、谁在卖惨装可怜 参加聚会、找伴侣、面试也一样 面试前五分钟内,你就要判断出对方是比你厉害还是在你之下,是把你当作KPI还是真的在找候选人 而不是你面试结束才反应过来你被当作KPI了,这时你的反应太慢了,面对问题时的临场反应能力太差了 遇到的男生/女生也一样,你要在最短的时间看清对方的人格底色,比如有些外国人很排外但还特意与你来往,这个逻辑跟你遇到的同性朋友看不惯你但还依旧与你往来联系是一模一样,因为对方能从你这里占到便宜比如你会提供情绪价值来喂养对方,这样子对方会从你这里得到自信和优越感 如果交往了一段时间你才发现对方各种不行,你的时间、心力、精力其实已经被消耗了,这时你再想平静的去做其他事情,反人性的难度明显是高的 参加朋友聚会(熟悉或者不熟悉)也一样,你要在入场的最短时间内来判断出你现在的处境是什么,谁要做局、谁有什么目的、谁想要占什么便宜等等 而不是你参加完聚会回到家,感觉到一身疲惫、能量消耗,后来才发觉自己被人拉去组局、被人恶意当场隐形攻击、被人做各种服从性测试等,至少三五天你才能恢复过来,才会有精力、心力、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
上一篇:遵义吾悦广场附近……
上一篇:福建中学英语教招学科推荐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