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9 14:07:43
如何避雷专供公司内部员工的岗位?|附技巧 最近在Linkedin收到了2位申请人的信息,对我们隔壁组的一个岗位很有兴趣,信息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背景与JD的匹配程度。\n考虑到对方背景不错,态度真诚,我帮忙问了Hiring Manager“这个岗位目前是什么情况”。\n结果让我有点意外—这个岗位是给一位从欧洲转岗过来的内部员工专门设立的,岗位开放好几个月了,但是不会考虑外部申请人。\n听完我沉默了。这个岗位吸引了好几百份的申请,但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对外招聘—是不是在浪费申请人的时间吗?但我也不能透露太多,只能回复这两位申请者”这个岗位已经招到人了“。\n \n为什么会有这种岗位?\n从公司视角看,这类内部“专供”岗位并不罕见:\n1️⃣有时是为内部调岗或跨国转岗的员工保留位置\n2️⃣有时因为政策要求必须对外发布,但内部早已有了候选人\n对于公司来说,这是正常操作,但对外部申请人来说,信息高度不透明,难免让人投入了大量精力却毫无结果。\n \n为什么对申请人影响大?\n对于外部的申请人来说,需要:\n1️⃣花心思定制自己的简历,cover letter,提交申请\n2️⃣迎来的却是秒拒/杳无音讯\n3️⃣甚至陷入内耗,到底是不是自己不够好?还是运气太差?\n但其实问题不在申请人,而是这个岗位从一开始就不招外部申请人。\n \n🍀申请人应该怎么办?\n虽然无法完全避免这类“形同虚设”的岗位,但可以尽量降低风险,建议大家在开始为这份岗位准备简历之前,先打探信息,利用公司内部connection 或Linkedin人脉(如果有)打探一下这个岗位的招聘状态。\n \n🚨现阶段美国生物医药真正招人的岗位fill的非常快。如果同一岗位连续几个月一直在开放,岗位很有可能已有“内定“。申请人可以考虑放弃这个岗位,或降低这个岗位的申请优先级/期待值,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值得你申请的岗位。\n \n写在最后\n如果你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形同虚设”的岗位,请记住:这并不代表你不够好,很可能岗位本身从一开始就没有对外开放。\n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经历?是怎么发现并调整策略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也许能帮更多求职者少走弯路。\n#找工作避雷 #职场那些事儿 #美国 #拒绝内耗 #Linkedin #职场 #求职心态#认知 #信息差 #你遇到过这种内定的岗位吗?[P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