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3 01:40:04
24届,一年内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工种和环境 第一份工作校招制造业PM,虽然公司被全网避雷,但是我在的组特别好,全是姐姐,特别照顾我,知道我是刚毕业的,简直把饭喂我嘴里,其他部门的人也宽容,真的让我感觉的到什么叫做容错率。前三个月基本都是培训没有上手业务,从第三个月慢慢开始接手,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很多事情的源头是从我的部门发起的,所以我可以清楚的知道某个任务为什么要做,和其中的详细规则。不过因为个人原因,实在不喜欢工作内容,遂辞职了。
第二份工作社招,算是互联网酒店运营?试用期三个月,招我进来的人强调过工作量比较饱和,当时没反应过来,现在第二个月,现在回过味了,没有按时下班的说法,都是常态化加班,面试官确实很实诚,只是我迟钝。这份工作没有纯培训时期,同期来的要么大厂跳槽要么有相关经验,我跨行跨工作纯小白夹在其中格格不入。这份工作,来了就是直接上手,培训说是培训,不如说是讲师心得,有些东西互相矛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新人直接在实践当中学,学习流程不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而是反过来的,先死记怎么做,自己慢慢再悟原因。并且这个岗位是规则的执行层,不是制订层,很多操作流程一问一个不吱声,溯源通道不通,反正做就对了。工作内容直接对接各个酒店老板,一方面,我没有经验很多事情确实会弄错,不知道原因没有经验一昧执行=灵活性差,正反馈少。我作为直接作为业务给酒店处理事务,错了就是直接错了,直接影响到了酒店的收益,中间没有什么缓冲地带,个人心理压力大;另一方面,老板视角下我就是代表公司的业务,没什么新人的说法,我应该全能且数值规则,包容度低,对专业性的要求高。
我觉得我变成了一颗螺丝钉,但是是一颗位置没有摆放正确的的钉,在这个庞大的公司里到处扎人。除了跟酒店对接业务,还有其他杂乱繁多的协作、表格,我尝试把工作分为四象限划分优先级,但好像最后都变成必须处理的事,我不想才入职两个月不到就开始加班一两个小时尝试早点下班,但好像工作量摆在那里,今天不处理明天又更多,被带教点主动性差,我尝试思考,但用处不大。
可能我的学生思维确实重,带教每天也花了心思和时间在我身上,我也尽力遇到了问题就问,但是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错误出现。我隐约能觉得我有点开始摆烂了,责任心和完美主义在减弱,现在的我会更倾向先做个烂东西出来糊弄一下得了,不知道这能不能长久。
#就业大环境 #24届 #工作 #工作日常 #日常 |
上一篇:北京找工作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