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7 10:31:01
会做选择,真的比盲目努力更稀缺 最近疯狂招人,筛选1000+份简历后,我终于明白:都说“选择大于努力”,但“会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早在做选择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家庭认知,正在悄悄决定孩子的人生上限
故事1:放弃“躺赢”的厂二代小哥
小哥爸爸在湖北开厂,家境优渥,原本做着高薪安稳的程序员工作,也可以“躺平”继承家业。但他却毅然转行跨境电商,即便我只能给出基础底薪,他也毫不犹豫答应入职!
后来才知道,他父亲听完我们的创业规划后,全力支持他:“钱不是问题,你得去闯真正有前景的事业。” 入职后,他每天主动加班钻研业务,甚至会站在公司视角提优化建议,成长速度惊人。
故事2:被父母意见困住的优秀女孩
有个特别亮眼的应届生,其中一个女孩大学就跑通商业闭环,沟通时思维清晰、能力出众。可到了做入职决定,她却反复犹豫:“我得问问爸妈”
最终,因为家人反对,她放弃了机会。我突然意识到:父母的认知边界,有时就是孩子的人生天花板。
不是否定父母的建议,但如果永远被他人声音左右,再优秀的潜力也会被消磨。
不同阅历的人,做选择的维度天差地别
在BOSS直聘和小红书同步招聘的经历,让我更直观感受到:不同圈层的人,选择逻辑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 小红书:北大博士、海归投资人、QS100学霸主动私信,甚至有人说“不要工资也要加入”!他们满怀热忱,但沟通后发现,部分人过于理想化,或者是困于年纪,又带着名校/大厂的“包袱”,落地执行时反而需要大量磨合。
• BOSS直聘:应届生和职场新人一开口就是“工资多少”“几号发工资”“包吃住吗”“单休双休”。哪怕我详细讲解商业模式、发展前景,他们依然更关注当下的安全感。
给想要求职/转行的人3个清醒建议
1️⃣ 别让“二手信息”害了你
网上90%的“行业分析”“赚钱秘籍”都是噪音,真正闷声搞钱的人不会公开核心方法。
2️⃣ 区分“建议”和“决定”
父母、朋友的经验可以参考,但别被一句“为你好”轻易左右。
3️⃣ 选择的底气,来自“躬身入局”
别空想“这行行不行”,花1个月实习或兼职试试!实践中获得的认知,远比二手信息靠谱100倍。
正在求职、创业的你,是否也因为“不会选”或“不敢选”留下遗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互联网大厂 #跨境电商 #temu #亚马逊 #求职 #创业 |
上一篇:南部商务区招个一起上班的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