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8 20:12:58
近几年985高校文科新聘教授的实际门槛 有位挺清澈来这样评论。这是什么意思啊?难不成把“最低门槛”和“实际门槛”给搞混了?\n好吧,那就单独拿来说说。最近几年,所有高校聘高一等级专业技术岗位(也就是常说的“评职称”,其实这是两码事,只不过不少单位是“评聘合一,以聘兼评”)的实际门槛都是涨得飞快。\n这么说吧,如果这个标准是五年前制订的,而在现在(即五年后)要有把握聘上,就得在门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核心指标翻一倍才行。所谓“核心指标“在不同学校不一样。比如说一般的C刊,在双非就很够看。但是在川大和更好的学校,就要拼顶刊(一级学科NO1)和准顶刊(每个一级学科的NO2—5不等)。至于最顶级的北大清华,基本上不是已经拿到杰青长江,就根本没想了。没错,在北大清华,不仅理工医,人文社科也是如此。稍有变通的只有人文社科已经是华东五校、人民大学这档次的教授+四青,才有得谈谈。而且这个有得谈,还是看在年龄不大,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份上。\n具体到四川大学这个档次,要有十足把握新聘上教授。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理工医科大概得先拿到四青。如果过了岁数,至少要国家三大奖(国自二、其他两个一)排名前三的主要完成人。至于人文社科,目前大致是2篇顶刊或者4篇次顶刊+2个国家社科+1项省部级社科奖(具体点就是省社科二等奖及以上,教育部三等奖及以上的第一完成人;如果是第二完成人,奖项就得至少上浮一级)。\n在北清和四川大学这类中流985之间,是华东五校、人民大学和占了地利优势的北航、同济。他们的实际要求又比四川大学高一些 大概是在这些之外,还要加至少1篇顶刊或者2篇次顶刊。当然,这比10年前、5年前,甚至3年前都大大涨水了。问题是李嬢嬢上副教授都快30年了,怎么不早些做准备,早些去评?这怪得谁来?如果要拿多少年是以多少成果聘上的来说。呵呵,那怎么不在10年前去买比特币?\n其实,李嬢嬢要逆袭还是可能的。只要下面撒三个选项做到任何一个,在任何高校都有得做,还以65岁为限。评帽子这条路不行了,就算西部+女性 ,也过岁数了。\n1.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但是教育部奖刚刚评过了,下一届就得是2022年及以后的成果才能报了。2.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3. 4篇及以上的顶刊。 |
上一篇:再给李嬢嬢推荐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