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2 07:45:40
淡水水产核心种源创制团队 淡水水产核心种源创制团队以顾志敏研究员为团队负责人。顾志敏,博士生导师,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水产育种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0余篇(SCI收录8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罗氏沼虾“南太湖3号”等国审水产新品种3个,获国家发明专利26项,制订国家、行业及省级标准6项。 淡水水产核心种源创制团队目前主要开展鱼虾基因组育种、基因编辑、鱼类雌核发育及配子操作等方向的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新品种培育,开展水产绿色高效繁养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开展珍稀水生动物驯养繁育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解析鱼虾生长、育性和抗逆(病)等主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筛选鉴定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主效基因或调控元件; 2. 研发精准表型鉴定技术和高通量基因型测定技术,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高效精准育种技术; 3. 研究建立基于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性别控制、雌核发育技术的鱼虾高效精准育种技术,创制适合陆基循环水和池塘等养殖模式特点的快长、高抗、耐低温、单性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并开展中试与示范; 4. 研发完善鱼虾工厂化循环水等规模化苗种培育新模式,研究低粮低鱼粉人工配合饲料及绿色高效养殖模式; 5. 开展珍稀水生动物生殖与幼体发育生物学机制、亲本强化培育与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 ▌岗位职责 1.开发基于神经网络或机器学习的高精度育种值预测模型; 2.建立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高效的鱼虾基因编辑递送工具; 3.构建鱼虾基因编辑、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及试验平台,培育虾类快长、高抗、单性及鳜鱼易驯食新品种并示范推广; 4.开展珍稀水生生物繁殖生物学及亲本强化培育与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 ▌岗位要求 1.博士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基因组学、动物遗传育种学、生物信息学、水产养殖学等相关专业; 2.具有国内外高水平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工作经历,在本领域取得较大影响; 3.符合杭州市C类人才认定要求或取得相当影响力的业绩; 4.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全职在实验室工作。 ▌岗位职责 1.解析鱼虾生长、繁殖力、抗逆(病)、耐低温等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挖掘并鉴定与性状相关的主效基因及调控网络; 2.研发适用于鱼虾的全基因组育种、高效基因编辑、鱼类雌核发育及配子操作等育种技术,开展优良新品种创制; 3.开展珍稀水生生物性腺发育、配子发生、早期个体发育特征等的生物学机制及其营养需求研究,研发亲本强化培育、最适开口饵料及其配套的饲喂技术,研究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岗位要求 1.博士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基因组学、动物遗传育种等相关专业; 2.有博士后工作经历者优先;有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工作经历者优先; 3.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和独立撰写英文报告的能力; 4.符合杭州市D类人才认定要求或取得相当影响力的业绩; 5.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全职在实验室工作。 ▌岗位职责 1.研究鱼虾生殖细胞与体细胞协同调控性腺发育机制; 2.研究鱼类雌核发育后代优势性状聚合及雌核发育异精效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3.研发具有特异性的高效精准基因编辑元件递送新途径和工具包; 4.开展鱼虾生长、摄食、抗逆(病)、性别、驯食等关键基因挖掘及利用重测序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开展基于多组学鱼虾肠道微生物菌群及与生长、抗病等互作机制研究; 6.研究鳜生长、摄食行为、关键环境因子响应和精准诱导鳜驯食配合饲料的关键技术; 7.研究珍稀水生生物性腺发育、配子发生、早期个体发育的生物学机制及其营养需求。 ▌岗位要求 1. 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毕业,基因组学、动物遗传育种、水产动物营养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水产养殖学等相关专业; 2.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3. 取得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能独立开展创新性研究。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投递 https://crm.9151.com.cn/8GBaw 请将简历发送至:xhlab_hr@xhlab.ac.cn,并以“姓名+岗位+淡水水产核心种源创制团队”命名简历。 关于我们 湘湖实验室2022年6月启动建设,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农业领域重点布局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浙江打造农业科创高地,抢抓农业强国战略机遇的重要举措。实验室主体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江国际创新带。 实验室聚焦现代生物种业创新和绿色健康高效农业两大研究集群,设立生物技术、生物种业、生物互作、生物制造四个研究院,着力破解农业领域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