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3 07:39:01
养老金“第20次增加”即将到来。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遵循过往的惯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财政部将很快发布2024年度的养老金调整指南,紧接着地方政府将制订适合本区域的养老金调整计划,进而为退休群体增加养老金并支付差额补贴,因调整通常从每年1月开始实施。 一些退休者指出,退休养老金的领取额度差异较大,有人每月仅收到1000元,而有人却可领取逾1万元,提问是否应在养老金调整中考虑“提高低端,控制高端”的策略?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的确采取了此类措施。 养老金调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自2016年起,国家对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政策明确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度倾斜三种模式,每种模式各占一定比例。 首先是定额调整部分。 定额调整即所有人均等增加相同数额的养老金,通常占总调整额的1/3到1/4。 这一机制在额度上实现了平等,但在比例上实现了“提高低端,控制高端”。 例如,去年大部分省份的养老金定额调整范围为30至50元。云南省的调整额最低,为15元;黑龙江省的调整额最高,达70元。 以山东省的定额调整41元为例,养老金为1000元时,增加41元,比例为4.1%;养老金为8200元时,同样增加41元,但比例仅为0.5%。 在这种机制下,低收入群体的保值增值能力较强,有利于确保基本生活需求与物价上涨相匹配。 其次是挂钩调整部分。 此部分分为两小节,一是根据缴费年限调整,二是根据养老金水平调整。 ① 根据缴费年限调整,即每增加一年缴费年限,养老金相应增加一定金额。 缴费一年,养老金通常增加1至3元。北京、河北、河南等多数省份的增加标准一致;而山东、吉林、辽宁、四川等地则根据缴费年限的长短,增加不同的金额。 这意味着,只要缴费年限足够长,无论养老金多少,增加的金额就会更多。例如辽宁省,工龄在15年以下者,每年增加1元;超过15年者,每年增加2.5元。养老金1万元,工龄40年,增加的金额为72.5元;养老金4000元,工龄44年,增加的金额为82.5元。这确实提高了长期缴费且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的待遇。 ② 根据养老金水平调整,通常是在上年度基本养老金上增加一定比例。2023年,大多数地区的调整比例在1%至2%之间,其中广西自治区的调整比例最高,为2.24%。 这一做法有利于鼓励人们多缴费、长缴费,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调整策略。 全国唯一的特例是北京市,彻底执行了“提高低端,控制高端”的政策。北京市的调整不是基于养老金的固定比例,而是看养老金是否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年,若超过6451元,则仅增加35元;若低于,则可增加50元。 最后,针对特殊群体的倾斜调整部分。 这主要针对高龄老人和生活在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 对高龄老人的倾斜调整是因为他们较早退休,当时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较低,为了保证制度的公平,因此给予特别照顾。这种倾斜也属于“提高低端,控制高端”的策略之一。 对于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缴费基数相对较低的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考虑到他们对地区发展的贡献,国家因此额外增加养老金。 通过这三部分的调整,养老金较高的人群增长比例通常低于平均水平,而养老金较低的增长比例则更高,确实体现了“提高低端,控制高端”的政策。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有用的话,欢迎在下方点赞、留言评论、转发给身边的人看看,记得要关注我哦! 请点击一下“点赞”和“在看”会有惊喜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