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闭幕!村医身份、待遇迎来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4-03-12 16:57:36   

来源:乡村白大褂整理发布

3月11日,2024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在近一周的会期中,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媒体从不同角度出发,持续为乡村医生发声,让社会各界看到了村医的处境。

本次两会提议中,多项涉及乡村医生最为关心的话题:身份、待遇和养老。

1

两会发声

解决村医身份、待遇、养老问题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乡村医生肩负着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

乡村医生是什么身份?是诊所医生、公卫“填表员”,还是卫生院“打杂的”?

一方面,村医身居多职,既要完成好卫生院安排的基本公卫任务,给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为重点人群体检,又要在卫生室接诊,必要的时候还要去村民家里出诊

另一方面,目前全国大部分村医“半农半医”的身份,还没有得到改善,这就导致村医没有基本工资,只能依靠各项补助维持生计,往往还要干点农活、杂活才能安稳生活。

此,全国人大代表李雪平,通过数月走访、调研基层后揭示当前现状,乡村医生群体整体年龄偏大,待遇问题急需得到根本解决:

“乡村医生待遇低、福利差,很多医护人员不愿来。我调研了下,他们的收入大概就是每月两三千元。”

此外,村医老龄化的年龄结构也意味着,大部分村医的养老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全国政协委员张澍曾收到一封村医来信,信上说,村医是个夕阳产业,不被重视,没有发展前途,养老待遇也成问题。

很多地方的退出村医,每月仅能领取生活补助100多元,这恐怕很难解决村医的“生活困难”。

2

摆脱“半农半医”

村医入编转正

导致乡村医生处境困难、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半农半医”的身份问题,目前,这种困境不仅存在一些偏远地区,不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村医同样需要务工务农来补贴生活。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蔡秀军建议实施“县聘乡(村)用”,解决乡村医生编制问题,在当前医共体建设背景下可探索实施“编办回收闲置编制、重新对医共体核算编制、由医共体统筹使用”的新型编制管理模式。

对于村医来说,入编不只是获得了一个“铁饭碗”,更意味着身份的“转正”。很多村医不堪生活的困境,唯有纳入编制管理,他们才算真正摆脱了半农半医的身份,获得理想的待遇

近几年,各地政府把“县聘乡(村)用”作为村医转正的主要方式,全国多地均开始探索实行。但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进度缓慢、效果不理想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针对基层医务人员“县管乡用”制度问题进行揭露:

1、有的地方只挂靠个名分,未真正落实“县管乡用”;

2、派遣医生和县医院医生相比,编制不明,晋升、进修甚至学习的机会不同,待遇不同,同工不同酬;

3、乡村医生和县医院医生混编,轮流到乡镇医院值守难以落实。

4、此外,还存在编制归属不同、政出多门、管理机制不畅等症结。

为保证乡村医生能够真正在国家的“县管乡用”制度下,实现身份转正,获得应该有的待遇,他表示:

应该从国家层面,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我国基层医务人员“县管乡用”管理制度,让“县管乡用”真正落地。

具体来说,要明确“县管乡用”定位,实施“区域统筹、县管乡用,混编调配、上下兼顾”的管理模式。

县域正式医务人员混编,统一由县医院管理,人员身份和待遇相同混编轮流到乡镇卫生院工作2年,定期轮换;省编制部门将“县管乡用”医师编制纳入县医院,一视同仁,统一管理。

同时,张伯礼还建议,在“县管乡用”下,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确保经费保障,提高外派医务人员积极性,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

3

提升村医收入待遇

补助资金发放到位

身份得到保障的一大表现,就是待遇不愁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表示,国家要重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从政策保障、职业设计等方面,提高乡村医生基本保障,为乡医队伍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让乡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李雪平,则提交了一份《关于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队伍 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质量的建议》,他表示:

加大农村基层医疗设施设备的投入,提升乡村医生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水平,让乡村医生这股新鲜血液能够“走得进”“留得下”“信得过”“干得好”,这样才能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质量的提高注入新动能。

另外,在基层医生实际的收入问题上,除了标准要提高,能不能落实到位也是关键。

村医收入本就有限,各地克扣、拖欠补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此也建议各地政府加强基层医疗经费的监督和管理防止经费被无故克扣。

全国人大代表杨莲英也表示,进一步落实预拨药品采购资金措施,以“年初预拨、年终清算”模式拨发医保资金,用于村卫生所购买药品周转。

这一建议无疑说出了千千万万村医的心声,许多村医心系群众,只要资金能够按时发放到位,维持好村卫生室的正常运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4

解决养老

到龄村医返聘执业

按照现在政策规定,乡村医生到60岁,乡医资格证上缴,不能再行医,每月发几百元不等的退休补贴,日常生活和养老都没有没有一个稳定且统一的保障,这几乎是所有乡村医生的一大“心病”。

针对村医的养老问题,在今年两会上,两会代表也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建表示,要提高乡村医生基本保障,为乡医队伍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1、以城镇职工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方式,为所有在岗或到龄退出岗位的乡村医生解决养老保障。

2、地方政府考虑采取人事代理的方式,择优聘用60岁以下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另以临时劳务合同的方式聘用持乡村医生资格证的乡村医生。

3、针对岗位保障问题,可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诊疗费)、基本药物补助整合为政府专项卫生服务补助,用以支持村级卫生改革。

另外,宋兆普还建议,可由政府为乡村医生统一购买医疗事故责任险,费用由政府和医生共同分担。

对于在岗乡村医生因病不能再从事工作的,政府应给予生活补助或允许提前申请病退。此外,到龄退出或退休的乡村医生,在身体健康允许的条件下,可考虑允许其继续执业。

“此举一方面可让其发挥余热,并有助缓解乡村医生的短缺情况,另一方面也可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宋兆普说。

可以看出,今年各个代表都从乡村医生实际角度出发,多位代表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为村医群体所遇到的困境出言献计。

2024年两会顺利闭幕,但各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工作还在继续,希望基层医疗的各项提案,能够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村医发展和生存问题也能得到各界的关注。

“半农半医”的身份、待遇低、养老没保障......村医身上压着的这三座大山,是时候推翻了!

素材来源:人民网等

本文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

上一篇:榆林招聘 民政部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告

上一篇:应往届均可!本科起报!无需笔试!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招教师!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