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9 17:46:01
嗨,这里是HR新逻辑·HRLogic “在薪酬管理上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想得到解答?” 在最近一次的主题分享中,问到企业管理者和HR们这个问题的时候,得到最多的反馈是,“如何解决薪酬倒挂问题?” 所谓薪酬倒挂,是指新加入公司的员工,薪酬水平明显高于同岗位老员工的现象。备受员工关注,说明薪酬倒挂成为了企业内影响薪酬激励效果的重要因素。 ![]() 薪酬倒挂削弱了 员工的公平感 薪酬倒挂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对于老员工的心理影响。新人初来乍到,还不熟悉业务,必然需要几个月的过渡期,有些人员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适应公司与岗位,并有所贡献。 在此期间,老员工要担当起引路人和帮助者的角色,为其介绍公司的情况,还要为其解决遇到的一些难题。在初期阶段性,会增加老员工的工作量。而老员工要帮助的这个人,却拿着比同岗位的自己更高的薪酬,这如何让老员工心态平衡? 薪酬倒挂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在用事实提示员工,公司的薪酬可能低于市场水平。员工之前可能对于薪酬水平就有所抱怨,但不确定公司薪酬水平到底怎么样。拿着高薪的新人入职,在向老员工确认着这样一个信息,“果然,我们的薪酬水平是低的”。 薪酬倒挂的第三个问题,是会让员工感觉到,公司的薪酬似乎并无规则可言。确定薪酬并非依据能力或贡献,而只是看某个岗位的用人急迫性程度,公司着急用人,就答应了外部引入人员的薪酬要求。老员工会认为,规则只是用于约束老员工,引入外部人员的时候,规则就不存在了。 薪酬倒挂,还会让强化员工这样一种认知,“通过跳槽可以有机会获得超越正常调薪的薪资水平”。这种认知或许早已有之,但新加入员工成为了一个范例,让员工感觉到“果然如此”。之前有点想法的员工,此时可能会叠加对于公司薪酬激励的不满,很快选择了离开。这不仅仅是对那些有了离开打算的员工,对于那些有心在公司持续成长的员工,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薪酬倒挂现象产生的上述员工心态,最终会增加新员工融入难度。 引入的新员工,被寄予帮助解决企业难题的厚望,本应受到老员工的欢迎。但短期内明显不对等的贡献与收益,让老员工的心态不平衡,不仅对新同事的支持减弱,甚至会有人设置一些障碍,增加新人适应工作、达成成果的难度。 新人因面对压力过大,有些无法适应新环境,选择黯然离开,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 以我们的观察,薪酬倒挂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普遍存在。 薪酬倒挂的存在的第一个原因,是市场对于人才价值的认可快于企业对人才价值的认可。理论上,市场上有一家公司调高了薪酬,其他公司在人才招聘时就有机会招聘到高薪酬水平的人才。少数公司的调薪行为,会扰动整个人才市场的人才供给与薪酬诉求。 ![]() 薪酬倒挂的第二个原因,是招聘人才时的定薪模式与对现有员工的定薪模式有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求职者与企业的预期薪酬公式,来认识这其中的逻辑关系。 求职者更换工作存在成本,那些主动离职的求职者,往往都会因认为自身薪酬偏低而有预期薪酬溢价,也会将更换工作的成本考虑到预期薪酬总额中。 求职者预期薪酬=原薪酬+预期薪酬溢价+更换工作的成本 而企业在引入人才时,往往是因某个岗位上急需人才,所以也会根据岗位人才的急需程度,愿意付出人才急需度的溢价。 企业预期薪酬=同岗位市场薪酬+人才急需度溢价 求职者预期薪酬与企业预期薪酬吻合,则企业会按照该薪酬水平引入人才。因为有溢价的存在,很显然,新引入人才的薪酬水平大概率高于原有员工,也高于同岗位市场薪酬水平。 薪酬倒挂的第三个原因,与行业特性相关——那些处在风口行业的企业,会非理性挖人,此时的薪酬水平往往会脱离正常的轨道。几年前,在大众创业背景下,互联网创业企业众多,且快速发展。 我们服务的一家软件企业,虽然多数员工已经在公司很多年,但却面临着短期大量流失的压力。其中一位副总抱怨,“同行业的那些创业企业,拿着投资人的钱,挖我们的人,工资直接翻倍,我们怎么在薪酬上竞争呢?”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任何企业引入人才自然都会面临薪酬明显偏高的倾向。 除了前面的三大原因,还有一种合理的薪酬倒挂,或者叫“虚假的倒挂”——引入的外部能人确实优秀,内部老员工看似岗位一样,实际能力有较大差异。 如果薪酬倒挂被定义为一种薪酬不合理现象,这种情况就算不上是薪酬倒挂。此时的问题,并不是薪酬合理性的问题,而是员工认知的问题,或者,是企业薪酬管理合理性的问题。
虽然很多员工吐槽企业存在薪酬倒挂,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做的并不是马上去解决薪酬倒挂,或者马上让薪酬倒挂现象消失,而是澄清薪酬倒挂的概念,理解员工不满的根源。 薪酬倒挂在薪酬管理的语境中存在一个似是而非的界定。是所有新人比老员工薪酬高就是倒挂,还是不合理的“高”,才是倒挂? 从员工不满的角度而言,显然后者才是。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员工不满的,也并不是薪酬倒挂,而是企业薪酬规则或薪酬管理的不公平性、不合理性——尽管有些时候,这种“不公平、不合理”只是员工的感知。 由此,我们认为,解决薪酬倒挂,或者解决员工对薪酬倒挂现象的不公平感问题,需要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构建能力导向的薪酬体系,让员工的认知合理化。 设计薪酬体系或每年的薪酬方案更新时,都需要跟所有员工强调,本企业的薪酬定位依据是什么——看重资历,看重能力,看重贡献,或者兼而有之? 从最佳激励效果角度,我们建议,薪酬的定位应遵循能力导向,而且这种导向要清晰的向员工传达。 如表1截取的部分薪酬体系表所示,每一列上下的数字代表了薪级差异,每一行左右的数字是薪档差异,代表了同一职级中不同员工的薪酬差异。 同一薪酬等级中,不同员工定位在不同的薪酬档位上,应该基于对能力的综合评估。同一岗位上的一个新员工入职,如果薪酬水平所处档位高于原有员工,应该是基于对于其能力的评估高于原有员工,而不是仅仅因为他是新员工。这样的导向,应该向所有员工清晰的传达。 ◎表1. 薪酬体系表示例 需要向员工传达的,除了能力导向,还有对于能力的评估方式。让员工真正获得对于高薪酬新人能力的认同,也让员工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
◎表2. 素质模型分级描述示例 第二步:构建面向未来、尊重历史的调薪机制,以时间换空间。 即便强调了能力薪酬的价值,且经过了对于外部人才的精细评估,但选人时的判断偏差在所难免。很多时候,因为人才市场的竞争性因素,企业高薪引入并不完全匹配的外部人才是无奈之举。这个时候,只要有动态的薪酬调整机制,短期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就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解决。 除了岗位调整或晋升,薪酬调整所应依据的基本要素有两个,一个是员工的薪酬现状,另一个是员工的能力与贡献综合评估结果。 考虑薪酬现状,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再建立将遗留问题逐步解决的机制,让那些偏低或偏高的薪酬回归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但公平不是绝对的同等水平,而应该是建立在能力与业绩表现之上,所以,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力与贡献的综合评估结果。 表3是基于薪酬渗透率(代表薪酬现状)和人才盘点结果(代表能力与贡献)的调薪矩阵。 当某位员工甲,薪酬偏低,处于薪酬体系中的25到50分位,且人才盘点结果较好,在人才盘点九宫格中的定位为1类(明星人才),则其调薪幅度可以达到18%。另一位员工乙,与员工甲为同一岗位,原薪酬水平较高,处于50到75分位之间,且人才盘点稍低,定位为2+类(优秀人才),其调薪幅度显然会更小,只有11%。还有一位员工丙,虽然比员工甲的薪酬水平更低,处于0到25分位之间的位置,但因人才盘点定位为2类人员(普通贡献者),其调薪幅度为13%,低于员工甲。 ◎表3. 调薪矩阵表示例 通过调薪矩阵,一方面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薪酬不公平,将偏高的薪酬与偏低的薪酬都拉到正常的水平上,另一方面,就是解决高薪酬新员工到来而产生的薪酬倒挂现象。 新员工加入时,其能力水平只是通过面试等手段的初步评估,而业绩贡献尚未体现,随着任职时间的延长,公司会通过人才盘点的方式对其给予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 一方面,那些能力被高估的新人会在人才盘点时被给予更真实的评价,另一方面,其比大多数同岗位偏高的薪酬,会在薪酬调整时因调薪矩阵的存在而被放慢加薪的节奏。经历过几次调薪之后,薪酬倒挂会逐步缓解,无论新人是真材实料还是徒有其表,最终其对应的薪酬水平都和其他员工一样,进入到更加符合其能力与贡献水平的轨道上。 更进一步,除了建立上述调薪机制,薪酬管理团队应该做更具体的计算,预测薪酬偏低的优秀老员工,可以通过几次调薪,能够与新人薪酬对比更加公平。 如上述例子中,假设甲为一个优秀老员工,薪酬水平为5000元,乙为新加入员工,薪酬水平为6000元。再假设其每次盘点结果定位与薪酬所处分位值不变(仅为了模拟计算方便)。则经过三次,即可将甲乙两位员工的薪酬拉到同一水平线。 ◎表4. 员工调薪模拟对比表 表4所展示的人才盘点结果,由员工素质与业绩两个维度来评判,以人才盘点九宫格进行定位(如图1)。但人才盘点结果的获取,应该通过严谨的评价、校准过程,使其最大程度与员工实际表现吻合。 ◎图1. 人才盘点九宫格 除了构建能力导向的薪酬认知与基于调薪矩阵的调薪机制,企业还有一项基础工作需要完成:薪酬保密。 上述机制的建立,能减少薪酬不公平感,但无法完全杜绝,总有人因为自我认知与对规则认知的不到位,而对公司心生不满。 所以,通过薪酬保密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员工对于不完整、不准确信息的接触,是解决员工不满的另一举措。 但薪酬保密并不是完全的信息不透明,而是避免私下臆测式的讨论,将完整、准确的薪酬规则通过正常渠道传递给员工。 华为内部有个说法,“不让雷锋吃亏”,真正做到不让雷锋吃亏,关键要有落地的机制与方法,让所有员工看到公平、合理的希望与前景。以时间换空间的调薪机制,就是不让雷锋吃亏的具体举措之一。(正文完) 薪酬调整,是每一位HR的必修课! 如何调、怎样调、调多少,这都需要HR有足够的技巧和策略去平衡、去协调、去控制。对于HR来说,如何在企业需求和员工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薪酬规划,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 如何搭建全面薪酬体系、奖金体系、预算与调薪管理?通过调薪矩阵,解决薪酬倒挂的问题,也是HR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HR新逻辑线下实操课《全面薪酬体系、奖金体系、预算与调薪管理实战班》火热报名中......2天1晚深度系统学习,成为薪酬激励设计实操高手! 3月22-23日上海开课 2天1晚,线下系统学习 2024年唯一一期,错过无! 名额抢购中,小班,满员封班! 课程特色 课程核心收益 课程大纲 讲师介绍 - 翁老师 - HR新逻辑实战导师 - 薪酬绩效管理实战专家 - 人才发展实战专家 - 原宝马集团亚太区薪酬负责人 翁涛老师现任国内某互联网独角兽公司内部管理顾问、在国际著名咨询公司担任高级项目顾问、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近30年,既有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经验,又有咨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经历。 工作于多家大型外资企业、国企、民企、咨询公司(例如:中国网通、宝马集团、施耐德电气、 TCL 集团、 Hay 集团等等),主管中国区、亚太区薪酬福利、业绩管理、人才管理等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特聘讲师十多年,多部畅销书作者: 著作: 《 薪酬总监修炼笔记:我在世界 500 强公司管薪酬 》 著作: 《 奖金体系设计 》 著作:《薪酬专家都是Excel高手》 译著: 《 人力资源管理大变革 》 本套课程可以定制企业内训,欢迎咨询! 往期实战课现场 - HR新逻辑 2024年线下火爆课 - 全面薪酬体系与奖金体系 预算调薪管理实战班 提前20天报名及3人团购再享优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