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9 02:37:10
![]()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全国人大代表蒋云钟—— 扎实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 “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蒋云钟说,“国家水网建设迫切需要扎实推进。” “推进国家水网工程建设还面临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能力有限,水利行业市场发育不够健全,跨流域、跨省份的国家水网重大项目缺少明确的专业化市场主体等几个亟待重点解决的问题。”蒋云钟说。 蒋云钟建议,探索研究由中央支持,以财政性资金为引导、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水网投资基金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对国家水网建设筹资的主渠道作用;积极研究组建国家水网集团,更好发挥中央企业对国家水网建设队伍的主力军作用;加快研究国家水网条件下的综合水价改革,创新完善公益性与经营性供水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发挥水价杠杆对国家水网建设运行的主调节作用;整合水网基础科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系统集成与仿真、政策与管理等研究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更好发挥科研单位对国家水网建设创新的“主攻手”作用。同时,在国家水网建设中充分融入文化元素,更好发挥优秀文化的主引导作用,注重河流伦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提升国家水网建设的品质和价值。 作者:李海川 ![]() ![]() 全国人大代表陈旭斌—— 推动水利技术人才下沉基层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揭阳市榕江流域管理服务中心规划技术部部长) “把握住水利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人才是关键。”陈旭斌建议,进一步推动水利技术人才下沉到乡镇,支撑基层水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陈旭斌介绍,2023年以来,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优化配置、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等迎来全新发展机遇,而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水管单位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已经无法满足乡镇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陈旭斌介绍,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新时代水利人才发展创新行动和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2020—2022年)》,围绕乡村振兴,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机制,深化水利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将为推动新时代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陈旭斌建议,进一步落实“水利技术人才基层服务计划”,推广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例如实施“订单式”培养水利专业人才机制。同时,建立健全“水利技术人才引进(下沉)到镇街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水利所)”的长效工作机制,打通水利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希望通过努力能有效改善欠发达地区基层水利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服务缺位的现状,为推动基层水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陈旭斌说。 作者:李海川 刘帅冶 ![]() ![]() 全国政协委员柳玲玲—— 呵护好洞庭湖 守好一江碧水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岳阳市侨联副主席、岳阳市岳阳楼区桥西小学高级教师) 近年来,湖南将“一江一湖四水”水生态系统联治作为推进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取得明显成效。“如今的洞庭湖畔,尽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柳玲玲说,但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洞庭湖流域出现“汛期反枯”现象。 “2022年让我印象深刻,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洞庭湖连续10个多月处于低枯水位。”柳玲玲说。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柳玲玲说,水量减少,水位降低,随之而来的是裸露洲滩面积增加,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长江江豚、洞庭候鸟、麋鹿等生物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水量减少还会导致水环境容量下降,换水周期变长,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变差。 为了呵护好“母亲湖”,守好一江碧水,柳玲玲建议,由多部门协同配合组建专家团队,对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和江湖关系开展科考、调研、评估,编制全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枯水期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专项规划,统筹推进项目实施。优化配置、合理调度水资源,科学引水、调水、补水,开展内湖水系连通工程。多措并举保水蓄水,并通过清淤疏浚,塑造生态湖、岛、浅洲等微地形,恢复湿地植被等措施,不断扩大生态水域空间,为野生动植物营造多样性生境。 作者:黄一为 ![]() ![]() 觉得不错请分享给朋友们哦!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 本期编辑:阿丹、海超、檬檬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分享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意味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公众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转载文章均会标明转载来源,资源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并感谢原创作者,但文章可能存在部分文章及图片多次转载后,无法确认原作者及出处,仅标明转载来源的情况。若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nsbdyslkj@126.com,进行删除或补充标明作者和出处。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共筑学术交流新天地 同谱人水和谐新篇章 微信号:nsbdqk ![]()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
上一篇:【华思华琅琊阁】华为人才专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