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秋天,我到淄博的博山池上中郝峪游玩,回来的路上,经过源泉,看着路边熟悉的景物,忽然一阵温馨而又酸楚的回忆,像凛冽的寒风,向我脑子袭来,迫使我不得不把车停到路边,作情绪的缓解。
啊,源泉,你牵动着我的情绪,掘乱了我的心思。
源泉是个吸引人的地方。我的老家离这里很近,15华里的样子。因源泉有淄河傍村而过,山清水秀,风光很美,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曾偷偷爬上生产队里拉河沙拖拉机的后斗里,到过源泉游玩。尽管司机发现后要把我撵下车,但我在恳求他们后终能如愿。我第一次在源泉淄河的浅水里踩踏流沙,感受惬意……
参加工作后,心情挺低沉,就愿意抽休息时间去散散心。原来风景可以使人暂时忘却烦恼。
不久之后,我在单位里结识了吕兄,也是干煤矿工作的,同是天涯吃苦人,很快成为朋友,恰好吕兄老家就是源泉,是源泉二大队人,从此有了一个落脚点,并作为要好的朋友走动,每年正月里我都到源泉吕兄家,喝个酒酣耳热。他也到我家看望我们。
去源泉玩,有时顺便走走淄河滩,看清澈的河水翻着浪花低吟浅唱顺流而去。有一年还由吕兄的两个闺女陪着爬上了秀丽的二郎山。走在源泉大街上,嗅着山村的空气,感觉就是不一样。
吕兄的妻子叫赵老师,那时他还没干上老师,是家庭妇女。娘家是泉河头村人,高中生,是源泉公社农业学大寨工作组成员,吕兄也是学大寨工作组成员,那个时候学大寨工作组是为培养公社和大队级干部,而组建的,都是从村里文化程度高的人中选拔。他们因工作组而熟悉,相亲相爱走到了一起。
后来有一年有到煤矿就业的机会,比在学大寨工作组熬煎来的直接和现实,吕兄争取到招工名额来到煤矿,干了掘进工,而我干的是采煤工,我们同在地心深处采掘光和热。后来,我俩同时参加了矿宣传科举办的通讯报道学习班。再后来,留下帮助工作,但工资关系因为控制采掘工倒流迟迟转不上来。相同的经历,相同的命运,使我们成为患难与共的好朋友。
难忘那年的冬天,是在我和吕兄交往不久,到博山东南部山区职工家里走访保勤。事前就计划走访完了到吕兄家吃饭住下。我比吕兄年龄小,那时还未结婚,到吕兄家后,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那样放松,他们那么热情,做菜做饭招待我,并喊来他的大哥陪我喝酒,外边寒风嗖嗖,屋里温暖如春。我感受到了朋友间的真挚情谊。然后赵老师安排,让我和吕兄住在他们新婚不久的房子里,说这房子里有地炉火,暖和一些,自己却另外到她的嫂子家找宿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我和吕兄就坐公交车回了矿。导致吕兄回了一趟家,没有和妻子同寝。后来我想,我真是实在过了头,那晚上我完全可以坚持随意找一个房间睡觉,让吕兄夫妻同寝。啊,都是我年少无知,情窦未开,年轻惹得祸啊!
后来,吕兄比我混得好,先是调到煤矿上级机关工作,后来为照顾家庭,调回博山区地方政府工作,先后干过乡长、镇党委副书记和区政府部门局长等职。
赵老师也由农村的民办教师,逐步转为公办教师,最后调入了城区特教学校工作,一如既往地扎扎实实教学,多年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吕兄全家也告别源泉,搬到了城里。
我和吕兄虽然不在一块工作了,但我们一直保持了兄弟般的情谊,互相走动,互相关心。情意深长,人生难得一知己。

吕兄待人热情,与我相处的十分莫逆。他总是一个大哥哥的姿态,聚到一起都是掏心窝的话,对我启发帮助很大。他在自己家里说话也挺随便和幽默,不怕揭短和亮丑,有时是自嘲,有时则是性格显露。有一次,他和我们拉家常,他的妻子说到了教书育人工作高尚伟大,是值得自豪的。话中不知怎么触动了他,或者他对妻子的岗位自夸不认同,便对妻子信口开河,“你们教师又怎么样?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忘了,你挎着一个大破提篮,在源泉大集上卖鸡蛋了?”赵老师听他揭自己的短,也不恼怒。就说,“卖鸡蛋怎么了?那个年代农村妇女都挎着提篮卖东西,有的更穷的地方的女人还以会要饭为荣哩!”赵老师娘家是泉河头村人,那里同样山清水秀,他们家庭妇女到大集上卖点土特产很正常。有些年泉河头村养的蒜苗就很红火了一阵。时间就这样在彼此走动中过去。本来,吕兄出息的好,在地方政府也干得很好。两个女儿也都结了婚,经济也没有啥负担。事业和家庭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不久也迎来了退休的日子。但天有不测风云,先是吕兄由于身体原因驾驶小车出了事故,被判重罚,思想受打击很大。赵老师一个劲地开导劝说安慰。接着,两年以后,他的妻子赵老师又被查出,得了卵巢重病,先后到上海济南和本市大医院治疗。我们到医院看望她,看到她表现得很坚强。尽管全力治疗,也是回天无术。她离世时仅64岁。(我们不相信这么乐观刚强的女性说没就没了)。多好的嫂子啊,一生命运不容易,当她五十年前挎着大提篮在集市上卖鸡蛋的时候,是一副农村姑娘的装扮,她是多么希望尽快富起来,手里有钱呀,如今吃穿不愁,生活富裕了,好日子刚刚开始,你却不会享福,撇下亲人早早地走了。你的丈夫,身患腰椎病,行动困难,多么需要你的安慰照顾啊。自从你病故后,更是雪上加霜,身体一直没转好。你们多么需要彼此照顾,一路搀扶着慢慢变老。 现在,我退休在家,喜欢近路浏览观光一下,有时也到源泉附近走一走,或者经过源泉到别处去。尽管吕兄早已把家搬到了城里,但每次走过源泉,感觉就像他们仍然还在源泉居住一样。现在,我们从中郝峪游玩回来,在这源泉淄河边上,我突然想起了四十年前我到吕兄家过年做客和夜宿吕兄家的情景,以及他的妻子离世而去的悲剧,心里好一阵难受,车速不由慢了下来,及至到路边停下,将头垂到方向盘上。 透过窗玻璃往外望去,清清流去的河水,似乎倒映出了赵老师的面庞,她的脸色是那么凄楚,那么不舍和留恋。苍翠的二郎山体也似乎映照出了赵老师和她女儿的身影,我的耳畔依然响着当年孩子们陪我爬山时爽朗的笑声…… 那是正月里的一个星期天,我清早赶来,吕兄也到邻村走亲戚去了,赵老师说他一会儿返回。我便想抽此空闲,到村南边去爬二郎山。赵老师和孩子们陪我走到山下,然后嘱咐女儿陪我爬山,她得回家去做菜招待我。 源泉北边就是吕兄的老家,我几次到吕兄家的情景,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如今,赵老师已远离我们而去,留下了吕兄一人苦苦煎熬。过去的温馨时光都已烟消云散,留下的都是深沉的记忆。从今以后再没有源泉这个落脚点了,再没有这样的好朋友了,再没有人那样热情招待我了。我到哪里才能再找到这样好的嫂子和哥哥? 啊,源泉,我记得你,赵老师,我更记得你!你是那么和蔼可亲,那么善解人意,一生又是多么自强不息。 那个时候,我到源泉,是快乐无比,如今,那个朴实的赵老师已经没了,把我曾经的快乐底蕴都带走了。 再没有人可以待我吃饭了,再没有人,陪我爬二郎山,徜徉淄河滩了。 人生如匆匆过客,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我能遇到吕兄和赵老师这样的要好朋友,也算一生幸运和满足了。这样想着,我反而高兴了一点,情绪缓和了一些。我赶忙收住泪水,对着源泉村庄的东北方做了一个深深地鞠躬祷告。因为我听说赵老师的骨灰葬在了老家的土地里,赵老师,愿你高尚的灵魂在家乡安息! 作者简介:陈立孝,淄博散文学会会员,喜欢读书,热爱写作,文章散见文学报刊和自媒体。 顾 问: 林 非 贾平凹 万伯翱 韩石山 许 晨 石 楠 冯小军责 任 编 辑: 杨玉泰 国际军 张广利 许玉红 陈庆连 幽 子统一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友情提示:①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投稿时,请将作品与作者简介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大雅散文微信平台、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公众号选登。②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欢迎加入东方散文,这是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