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3 02:26:59
从年薪十万到年薪百万,需要几步? 答案是:三步。 第一步,定方向; 第二步:定策略; 第三步:干。 一、定方向 定方向,就是找到关键问题。 在本号前篇的《想提高收入?了解这七个关键因素是关键》文章中,笔者梳理出了影响收入的七个因素,它们分别是:国籍、城市、行业、平台、职能、领导/团队、职级。 咱们就暂时称呼它们为收入倍增七仙女吧。 知道了这七仙女的存在,就等于找到了方向,有的放矢。 有了七仙女的助力,借鉴诸葛亮的数学题智慧,我们就可以隆重地介绍乔夫最新的研究成果:
每个人的收入虽然不同,但是,收入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 收入=平均收入*收入倍增器 将七仙女分别以代号a-g表示, 设平均收入为x0,此前收入为y1,目标收入为y2, 则: 平均收入:y0=x0*(a0*b0*c0*d0*e0*f0*g0) 此前收入:y1=x1*(a1*b1*c1*d1*e1*f1*g1) 目标收入:y2=x2*(a2*b2*c2*d2*e2*f2*g2) 那么,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明确了: 已知参考点(平均收入y0),精确定位起点(此前收入y1),设置终点(目标收入y2),问:如何从起点到达终点? 二、定策略 定策略也有三个原则: 1、先找重点 什么是重点?能达成、空间大的就是重点。 2、先易后难 所谓“图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3、找高手辅导 注意,是“高手”。
至于怎样跟高手打交道,是“凭什么”的问题,此处暂且不提。 三、举个栗子 笔者不才,以自己为样本做一个复盘,也给各位看官做个示例。 第一步:找参考,建坐标系。 根据近似身份原则,参考数据指标1:2023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 51821元。 参考数据指标2:本市(二线城市)人均收入:65091元 根据以上两项数据,我们可以采用的数据为:6.5万元/年。 第二步:定位起点和终点,找路径。 先找起点。 笔者根据对行业的判断,对标平均水平进行权重打分,代入公式,计算得此前岗位的综合杠杆得分为3.6。 查询招聘网站信息,取当前同岗位的当前市场数据。参考每月20208元,折合年薪约24.2万元。 24/6.5≈3.7 双向验证之后,证明权重合理。 接下来,找目标点。 笔者的诉求是:不挪窝、换行、不换职能,因此,收入七仙女中,笔者的可选项有以下4项:行业(c)、平台(d)、 团队(f)、职级(g)。 依然先根据自我判断试着填空。 我的填空规则: 1、重点指标:行业。 新行业对比旧行业,杠杆很重要。 很多高科技类的行业,门槛肯定远远超过5,但我已经35岁+,已经没办法跟刚毕业的时候比了; 而低于3的行业又不值得,一番折腾,有可能结果不达预期。 所以,对于35-40岁左右要转行的人来说,我认为3-5的行业杠杆率是可行的。 2、平台、职能、团队 笔者自参加第一份工作开始,选择原则就没有变过:行业内最好的公司、做最具价值的职能线、加入/带领最好的团队。 目的只有一个: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 这是我作为一名营销人的坚持。也是我面对客户、面对同行竞争的底气。 所以,这三项我没有加码,只是沿袭了这一熟悉的选择,可以用“回归”来形容。 3、调整项 在“职级”项中,之前的系数为3,而目标点我设置为2.5,不升反降,这个需要解释下。 从参加工作一直到上一个岗位,我一直是个“超标交付者”。 简单地说, 我当“兵”的时候,也兼着干“将”的活儿; 我当“将”的时候,也兼着干“帅”的活儿; 我当“帅”的时候,也兼着干“君”的活儿。 但那是因为有时上面缺位,我不得不顶上,毕竟是不长久的。 对新的目标,我的设定是“在其位谋其政”。所以,我把目标值设定为比前一指标略低,正是此意。 图形化示意如下: 在目标范围中,我作了多方面的调研,同资历、同岗位对标之后,目标值水平非常普遍,并非个例。 因此,基于事实的反向验证成功。 第三步:出方法,验证测试。 我们将路径的指标系进行详细拆解,以找到重点。 红色即为重点指标。 图形化处理之后,如下图: 所以,结论已经很清晰:我的收入七仙女中,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行业、平台两个指标即可。 理论上,逻辑成立;现实中,有样板、可复制。 初步论证,可行。 后记 年薪十万是努力,年薪百万靠杠杆。 你身边那些年薪百万的朋友,他们是这样做的吗? --END-- 分享、在看、点赞,3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