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作为亚洲的心脏地带,曾是古代中西方交通的要道,中国、古印度、古希腊、中亚文明四种古老的旋律,在这里汇成千古绝唱。1900年,一把芨芨草捅开了这个沉睡千年的藏经洞,然而敦煌附近的官绅和士大夫们没人对这些经书感兴趣,有些官僚甚至认为这些古代写经的书法还不如自己写得好。即使是当时的甘肃学政叶昌炽和敦煌县长汪宗翰这样的读书人,隔敦煌都很近,但由于没有实地考察的意识,也与这次大发现失之交臂。而相比之下,匈牙利人斯坦因却不远万里,苦等数月,终于劫得宝藏。该片从敦煌的传奇发现讲起,描摹了敦煌莫高窟迷人的艺术杰作和文化宝藏,诉说了敦煌从繁盛到浩劫的曲折历史,也记叙了几代中国人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第9集:敦煌的召唤
如遇视频失效,可戳文章底部阅读原文
留下这些文字的人叫常书鸿后来被称为“敦煌守护神”,1943年3月24日也是农历春分的第二天。一支六人的驼队来到敦煌,他们来自重庆和兰州是国民政府教育部派来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从甘肃的安西到敦煌一百二十多公里驼队走了三天三夜,而从巴黎到敦煌的路程常书鸿走过了更为漫长的六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群来自中国的年轻美术家聚集在艺术之都--巴黎,他们与同时代的徐悲鸿、刘海粟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西洋绘画艺术的先驱群体。这其中有两个人跟敦煌发生了不解之缘,一位是王子云著名雕塑家,另一位就是常书鸿毕业于法国里昂艺术学校。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绘画大师,但他们的作品却极少流传到今天,战乱、毁灭、流失和野蛮的破坏,将他们绝大多数伟大的创造永远埋葬在了历史深处,直到我们发现了敦煌莫高窟,这个隐身在大漠里的美术馆,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一千多年间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在这里保留了下来,这是历代无名大师们为我们留下的艺术珍宝。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关注 | 分享

每天阅读家校心语
